四川省什邡市公安局方亭派出所创新社会治理工作
近年来,四川省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什邡市公安局方亭派出所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为总要求,以抓社区、强基础为工作导向,始终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党建统领凝警心
方亭派出所不断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凝心聚力作用。派出所党支部以“一中心五机制”为工作导向,建立“党员之家”“青年之家”“辅警之家”,以党建引领为中心,突出“三会一课”机制、学习强国机制、谈心谈话机制、家访慰问机制、后勤保障机制,以坚定的政治站位,推动公安队伍忠诚履行新时代公安机关的职责使命,以出色的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该所坚持以制度管人,落实严管到位;以情感带人,突出厚爱到心。在严管到位的同时,方亭派出所建立了“二级联系”机制和月月交心机制。“二级联系”机制即所领导联系民警,民警联系辅警;月月交心机制即每月月底由相关负责人汇总民警生活工作情况,由民警汇总辅警生活工作情况。利用两种机制,实现在生活上、工作上对民辅警的关心全覆盖,通过多渠道全面了解他们的思想疑惑、生活困难、工作困惑,切实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状态和身心健康情况,营造良好的、具有温度的工作环境。
2020年初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派出所全体党员民警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治安管控、宣传和卡点执勤工作。
2020年8月,什邡市迎来强降雨,辖区多处受灾,方亭派出所民辅警挨家挨户排查,劝导村民前往安置点,用绳索和人墙建起一条500米长的安全通道,背扶转移群众100余名。
创新管理强基础
作为基层派出所,方亭派出所多措并举,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该所积极实践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由派出所所长兼任党工委副书记,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密切派出所与党委政府的联系,形成基层治理“六融合”的机制,即组织相融合、服务相融合、巡逻相融合、调解相融合、办案相融合、关爱相融合,让民警更加直接地参与到社区各项工作中,并以“社区警务+智慧警务”新模式为依托,打牢群众根基。建设以社区警务室为中心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将民警的触角深入社会每个角落。同时运用“五队合一”的工作模式打破警力不足的局面,社区民警与辖区义务巡逻队、综合调解队、法治宣传队、便民服务队、爱心救助队一起形成辖区共管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辖区内的白果小区属于“无人防、无技防、无物防”的三无小区,成为方亭派出所“一中心六共同”治理模式试点小区。如今,小区车辆停放、小区物管、卫生环境等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小区的治安效果显著提升。方亭派出所通过不断推行智慧小区建设,提升了辖区内各小区的治安防范水平,使更多的群众感受到智慧小区带来的便捷和好处,辖区10个小区实现两年零发案。
主动作为促和谐
方亭派出所坚持“化解小矛盾、促进大和谐”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社区民警贴近群众的优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从调解小纠纷入手,主动上门沟通协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在为群众排忧解难方面,该所运用“加减化零”的多元化调解机制(“加”即用社区民警+司法调解员+律师+社区工作人员+群众代表;“减”即运用走访机制、倾听机制、普法机制的化解模式),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群众和谐在身边。通过不断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群防群治队伍积极参与社区守护和平安创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小事不小暖民心
方亭派出所以“群众少跑路、纠纷及时化、平安千万家”为工作目标,努力打造以社区警务室为依托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拓展社区警务功能,将证照办理等公共服务事项向警务室延伸,通过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把社区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实现群众就近办业务、就近咨询,户口、居住证、边境证办理等便民业务“一站式办理”。疫情防控期间,鉴于车辆管控、小区封闭给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该所特事特办,提前续签流动人口居民证,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此外,方亭派出所坚持民警定点、定期走访,认真听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群众现实需求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
2020年,方亭派出所被德阳市公安局评为推进“实战化警务指挥系统”建设成绩突出集体,被四川省公安厅命名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2003年至今,该所荣获集体三等功5次,集体嘉奖12次,所内民警荣获个人三等功8人次,嘉奖24人次,多名社区民警被德阳市公安局评为“全市优秀社区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