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北仑区开启线上治理新模式
打造“村务直播间”
“关于村民提出的在文化活动中心重建厨房问题,经村委会讨论,预估需要投入近100万元,村里资金比较困难,目前我们正在和街道对接,争取获得街道的支持。”这是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郭巨街道谢家岙村近日的一次村务直播,村支书杨海忠坐在办公室,对着视频镜头,向村民们直播村务解决进展。
2020年5月,北仑区在郭巨街道试点创设“村务直播间”,谢家岙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村。如今,依托“村务直播间”,谢家岙村已建立起“事前了解民意、事中全程直播、事后反馈总结”的村务处理流程,开启了乡村治理新模式。
从微信群到直播间
“村务直播间”的创设要从2020年春节期间说起,当时正值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在北仑区郭巨街道办事处指导下,谢家岙村建起了村民代表群、支部群等多个微信事务群,线上发布各类村务。
2020年5月,谢家岙村计划创建浙江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垃圾分类工作细致琐碎,很多细节需要向村民交代清楚,并及时了解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微信群发文字消息显然已不能满足村干部与村民进一步交流的需求。杨海忠说,村干部们曾试着通过微信群开视频会议,但因为每次限制9人参与,只能选择性地邀请党员、村民代表和相关群众。
此时,恰逢微信推出群直播新功能,最多能够容纳500人同时参与,这意味着所有村民都能参与到直播中来。杨海忠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媒介,由此开启了村务直播之路。
很快,“村务直播间”的直播内容就由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等事务扩展到了党务、村务、财务等“村三务”。在杨海忠看来,直播的最大优势就是打破空间的局限。他告诉记者,谢家岙村是一个拆迁村,只有不到一半的户籍在册村民在村里集中居住,其余村民常年外出经商,或在外上班,不常住村里,有的甚至1年只回来一次。
直播间开通之前,村务、党务、财务等“村三务”公告一般张贴在村里的公告板上,一季度一更新,常年在外的村民很难参与村务监督,因而渐渐不再关注村务。而直播间给了村民们定期与村干部直接交流的机会,既保证了村民的参与、监督,也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杨海忠说,相比群发文字,直播形式使更多村务细节公开成为可能。比如村里洗衣台的改造,开通直播前,只能公开建造总价,而直播能更详细地向村民展示选承包商、工程建设过程等细节。
2020年12月,谢家岙村村委会的换届选举,也是通过村务直播发布选举的时间、地点、候选人及相关规定。选举结束后,新任成员在直播间集体亮相,向村民进行自我介绍,并宣读廉洁履职七项承诺。杨海忠说,未来,“村务直播间”还会推出“网上监督二维码”,进一步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务监督。
随着清廉村居建设的不断推进,村务直播的模式将继续深化展开。据了解,自2021年1月起,谢家岙村正式推行“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政策。杨海忠说:“‘一肩挑’不能搞一言堂,相反,要提高村‘两委’工作的透明度,接受村民监督。”
定期直播提升治理效率
时至今日,每月下旬谢家岙村都会进行一次村务直播。“我们会提前通过各个微信群收集村情,选取其中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杨海忠说,村务直播时间定在每月村委会开会讨论后,通过微信群预告直播具体时间和主要内容。
直播时,首先是公布重大事件,比如村“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上的决议、垃圾分类和环境整治检查的结果、财务问题等。随后对收集到的村民意见,以及上次直播时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对暂时没有解决的问题,也要做到及时公告解决进程。”杨海忠说。
最后一个环节是村民发言,村民们可以提意见建议,也可以对该场直播进行点评。“发言可以匿名。”杨海忠说,以前线下开会时,有些村民碍于面子或担心“影响团结”,不好意思表达不同意见。匿名发言让村民们放下顾虑,自由发表对村里决策、村庄建设、村干部作风等的想法。
直播间的使用还实现了对一些简单村务的秒接快办,即时交流和自由发言,让不少问题能够当场解决,大大提高了治理效率。
村务直播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村干部们的努力和街道办的支持。回想起第一次正式直播,杨海忠记得,当时是通过手机投屏进行直播,一些设备还是向街道办借来的。此后,在街道办的帮助下,谢家岙村不断完善相关设备与技术。
现在,村里直播所需装备已基本齐全,村干部们对直播间的使用也愈发得心应手,比如使用微信群直播推出的文字直播新功能,让村民更直观地了解和记录直播内容。杨海忠说,有时一些村民有事不能准时参与直播,或者中途暂时离开,文字直播方便他们在进入或回到直播间后回顾错过的直播内容,了解直播进度。
此外,在直播节奏的把控上,对于一些繁琐冗长的公告内容,比如财务支出明细,杨海忠就将文件上传到群里,不再逐条播报,既方便村民了解每笔财务明细,也保证了直播紧凑不拖沓。
接下来,郭巨街道将在下辖18个村和2个社区中全面推广村(居)务直播间,通过直播实现阳光村务,进一步推动清廉村居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