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未成年人网络 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办结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3月17日,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诉国内某知名短视频公司侵犯儿童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案,近日经杭州互联网法院出具调解书后结案。据悉,该案系民法典实施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检察机关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全国第一案。

  近年来,在“眼球经济”“流量为王”的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未成年人受到网络骚扰、网络欺诈等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对此,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从2020年1月以来,根据最高检部署组织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监督工作,全面梳理各地上报的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该案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在最高检直接指导下,浙江省、市、区三级检察机关未检干警组成专案组,全面梳理分析某知名短视频公司App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互联网法院管辖规则,指定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办理此案。2月7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该案。3月11日,该案经杭州互联网法院出具调解书后结案。

  “此案的办理,是检察机关积极稳妥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民事公益诉讼的重要探索。”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依法通过行政和民事公益诉讼、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和推动网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以及监管部门落实未成年人保护责任,倾力守护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