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盘锦两级法院探索家事审判新模式

  “家”“和”“爱”……与以往人们对法庭的印象不同,辽宁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盘锦中院)的家事审判调解中心,充满着温馨元素。

  近年来,盘锦法院(盘锦中院、各区县法院)以修复婚姻关系、家庭亲情、保障妇女儿童及老人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柔性审判、调解优先、多元联动、促进良俗为指导方针,开展家事审判工作改革,创新契合家事纠纷特点的审判模式,并大力建设家事审判调解中心,取得了较大成效。

  今年6月,盘锦中院发布《盘锦市法院家事审判改革白皮书》,对3年来盘锦法院家事案件审判工作机制改革工作推进情况、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称,“家事审判”已经成为盘锦法院一张闪亮的名片。

  试点先行、制度先行推动改革

  盘锦法院的家事审判改革探索始于2016年。这一年,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左右的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自2016年6月1日起开展为期两年的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盘锦市盘山县人民法院被确定为试点院。

  2018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试行)》。为进一步落实该意见要求,并推广盘山县人民法院在家事审判改革上的典型经验,2019年3月,盘锦中院正式成立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正式开始探索家事审判的全新制度体系。2019年4月,该院组织力量到其他省份家事审判改革工作先进法院调研学习,并于同年4月28日召开盘锦全市两级法院家事审判改革会议,部署改革工作。

  家事案件审判资深法官杨敏,是盘锦中院家事审判改革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之一。她说,盘锦中院在改革工作之初就极为重视制度建设,先后印发《家事案件审判规程》《家事案件调解工作规则》《家事案件调查工作规则》等一系列制度,编撰《家事案件审判方式文件(试行)》汇编,对全市法院家事案件审理、调解、调查、心理疏导等工作进行了统一规范。

  此外,盘锦法院先后将家事审判案件从一般民事案件中剥离出来,确立了法官依职权干预、调解优先、适时使用不公开审理、当事人亲自到庭、保护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适当放宽家事案件审限的家事审判“六原则”,构建了符合盘锦全市法院家事审判规律和特点的家事审判诉讼程序规则,也更加适应家事案件审判的需要。

  多元化手段将矛盾化解在诉前

  据杨敏介绍,自盘山县人民法院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其典型经验已渐渐在盘锦法院系统推广开来。近3年来,盘锦法院加大对家事审判的人、财、物投入力度,设置了符合家事审判特点的圆桌式审判庭和家事调解中心、心理辅导室等功能性区域,有效提升了家事审判硬件设施。目前,盘锦法院共投入300多万元,修建专用家事审判区域1000多平方米。

  杨敏说,对家事审判调解中心的装修设计,盘锦中院花费了一番心血,比如桌面上的摆件、灯光的明暗程度、墙上的装饰画等,他们都与设计师仔细沟通后才最终敲定。

  “家事调解室以居家客厅式为主要模式,以前调解室的座位牌上写的都是‘原告’‘被告’等法律称谓,我们换成了‘丈夫’‘妻子’等带有身份属性的、能够唤起当事人情感归属性的座位牌,目的就是营造和睦、宽容、缓和的氛围。”杨敏说。

  此外,该院心理咨询室还配置了音乐放松椅等专业心理辅导设施,以便于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评估、修复等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诉讼之前,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杨敏说。

  2018年审理过的一个案例,至今让杨敏印象深刻。一对年轻夫妻因为种种矛盾闹上法庭,一审法院判决两人不予离婚,他们上诉到盘锦中院。

  审理这起案件前,杨敏深入了解发现,男女双方感情尚好,只是受双方原生家庭影响而产生嫌隙。得知这对夫妇有一个刚上小学三年级且成绩优异的女儿后,杨敏单独与小女孩见了面。

  “阿姨,您能让他们两个不离婚吗?”见到杨敏后,小女孩怯生生地问。这深深触动了杨敏,她让小女孩又重复一遍,并录了音。法庭上,杨敏把这段录音放出来后,这对闹离婚的夫妻当场泣不成声,双双选择撤诉。

  “家事审判工作看似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有小家才有大家,这项工作做好了挽救的是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孩子的未来。”杨敏说。

  为推动纠纷在诉前解决,盘锦中院还构建了家事纠纷综合协调解决机制,不断强化与公安、检察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协调配合,加强与民政、妇联、教育和社区等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实现了人身安全保护令有效执行,使遭受家暴危害的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人身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盘锦中院还推动建立了家事调解委员会,聘请特邀家事调解员,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家事纠纷化解,不断拓宽处理家事纠纷的途径。

  多管齐下保障案件审理“人性化”

  为了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推动案件圆满解决,盘锦法院设置了更人性化的审判工作机制。在诉前调解阶段,他们增添当事人心理疏导环节,设立观察室,组织专业人员引入心理疏导。为有效防范虚假诉讼、减少当事人诉累,节约司法资源,维护家事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盘锦法院尝试建立了家事案件财产申报制度。

  例如盘锦市兴隆台区人民法院对涉及离婚析产的家事案件,在向当事人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时,同时送达《家事案件当事人财产申报表》,要求其在举证期限届满前申报。申报内容包括不动产、存款、车辆、有价证券及债权债务等,并告知当事人应如实填写及不如实申报可能承担的诉讼风险。

  此外,为了进一步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盘锦法院还建立了判后跟踪、回访及帮扶机制,以延伸家事服务。杨敏说,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及当事人具体情况,盘锦法院还依托妇联、民政、社区乡镇等力量或发挥家事调解员、调查员的作用,在案件判决后开展回访或帮扶,协调帮助解决家事案件当事人及涉案家庭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家庭健康和谐发展。

  据介绍,自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开展以来,在盘锦法院民事案件大幅上升的整体趋势下,其离婚案件收案率呈下降态势,且案件调撤率同比上升。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盘锦法院共审结家事案件1335件,调解结案475件,撤诉和按照撤诉处理、准予撤回起诉、准予撤回上诉结案268件,家事案件调撤率为56%。

  “在家事审判中,人民法院只有坚持改革创新,用真心、耐心和细心去化解一个个家庭的矛盾,才能更好地促进越来越多的家庭和谐美满,幸福团圆。”杨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