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服务中的“百变”司法行政人

——记北京市丰台区司法局花乡司法所所长周颖超

  司法行政战线有这样一支队伍——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他们既是维稳战士,也是普法先锋,他们身先士卒,却又默默无闻。这些司法行政人在多重角色中巧妙变形,熟练转换,无私奉献。周颖超就是其中一员。



  司法行政工作内容千头万绪,覆盖面广且杂,无论是政策法规出台,还是专项普法任务,都要求司法行政人迅速反应,精准发力。

  周颖超是北京市丰台区司法局花乡司法所所长。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及重点人群普法等法治宣传工作中,他务实创新,善于打破传统宣传思维,在多重角色中熟练转换,高质高效完成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同时,受到了当地群众和上级部门的肯定。

  2019年,花乡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先进司法所。这让周颖超的干劲儿更足了,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民情怀”。

  法律服务的“智多星”

  司法所是基层乡镇落实普法责任制的重要部门。为了让普法“吹哨”更加响亮,周颖超提议成立花乡法治宣传教育联盟,会同综治、信访、城管、安监等多部门联合普法。自成立后的3年来,花乡法治宣传教育联盟组织普法活动达百余次,真正把“谁执法谁普法”落到了实处。

  2018年,周颖超牵头和丰台区人民法院花乡法庭共同开发“法治+”项目。通过“法治+政府”“法治+村居”“法治+家庭”,铺设“法治轨道”,在整合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社区工作者等多方力量的基础上,引入法官这一专业群体指导、参与、服务法治建设工作,为花乡地区提供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2018年,他一手策划筹建了白盆窑法治文化公园,组织多场有影响力的法治活动,成为花乡法治文化新地标。

  受北京市“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启发,周颖超将法治服务融入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打造花乡“一刻钟法律服务圈”。他联合村居法律顾问团队,针对居民法律需求,为社区定制“普法年历”、开设“法律公开课”、开展“模拟调解”、提供“1对1”咨询、上门法律援助、参与人民调解,服务项目更精细,普法人群更精准,满足居民多元化法律需求,让老百姓在便民服务中享受法治福利。

  丰台区花乡地处城乡接合部,近两年,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压力大、责任重。面对市区级重要疏解腾退项目,周颖超又迅速进入状态,他变身辨法析理的调解员,成立由骨干律师、资深调解员、司法工作者组成的非首都功能疏解法律服务团队,打造“遍访商户—法治宣传—疏导情绪—精准咨询—矛盾排查—即时调解—纠纷化解”七步一站式法律服务流程,全力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助力疏解环境平稳有序。

  润物无声的“周老师”

  近两年,周颖超将辖区4个学校打造为花乡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基地。他将法治教育扎扎实实从娃娃抓起,为辖区小学推出“五个一”校园法治服务套餐,内容包括开设一期法治课堂,开展一次法治拓展,开辟一个校园法治角,挖掘一支校园法治社团,赠送一个法治礼品袋。

  周颖超先后担任黄土岗小学和丰台五小鸿业校区的法治副校长,成为师生信赖的“周老师”。学校到重要节点,都会邀请“周老师”到学校讲课。每到开学季,周颖超都会给孩子们送上开学第一课,寒暑假前给孩子们说说假期安全,国家宪法日组织校园宪法手抄报等等。

  去年2月25日,周颖超来到黄土岗小学,通过视频系统同步为全校600余名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开学第一课——“与法同行,快乐成长”。

  此次讲座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法的概念”“青少年要学会承担责任”等内容,并结合当下,借助生活中的鲜活案例分析了校园欺凌的种类和危害,告诉同学们遇到校园霸凌时的处理方法。他的法治课堂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在校师生都踊跃参与,反响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讲座内容贴近大家的生活,学习到了很多法律常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努力做一个知法、懂法的文明少年。

  今年“4·15”国家安全日前夕,正值北京市中小学线上教学全面启动之时。周颖超精心录制《防疫教育与国家安全》法治AI课,在线为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辖区千余名师生在家观看,使宅家学习的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不掉线”。

  同时,他还是花乡的普法讲师,带领全乡干部会前学法,讲授宪法等相关法律。他牵头开展“法治教育,社区干部先行”活动,在社区工作会上开设“法治讲坛”,为社区干部讲解监狱法、社区矫正法、调解法等与基层司法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提升了全乡干部的依法行政水平。

  自信洒脱的“周主播”

  作为法宣人,周颖超头脑灵活,他善于抓住普法最佳“风口”,让法治宣传接地气,传千里。

  春运期间在长途客运站开展“春风送暖法治导航”;夏日入伏,开展法治“三伏贴”;教师节给辖区中小学师生送上“法治礼品袋”……3年来,他为全乡各村居策划近百场法治宣传活动,次次有回声,场场有新意。

  为了扩大普法时空版图,他闲时研究“黑科技”,自学视频编辑技术,了解网络直播等时下新兴新媒体传播平台。利用手机短短十几秒接通时间,制作“法治知识”视频彩铃,录制过程需要出镜讲法,于是他摇身一变,成了字正腔圆的网络主播。根据法律热点,陆续推出复工复产、金融安全、消费维权等视频彩铃内容,将每个电话接通的瞬间都转化为一个法律小课堂。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让法律服务发挥更大效能,周颖超打破传统宣传思维,构建法治“云宣传”模式,开设了由精干律师和司法工作人员组成的法律云诊室。法律云诊室虽是线上服务,但工作务实,并不“虚拟”。卓有成效的工作吸引了电视台的关注,节目播出后,就有市民打电话到司法所要求加入云诊室咨询。

  法律云诊室“开诊”以来,共加入百余名微信咨询者,线上线下咨询案例近200件。云宣传模式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有法律需求的市民送上丰富的法律大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