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更需风清气朗
近日,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将通过联合专项行动,在全国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而在不久前,国家网信办已启动两个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
多部门、多层次的联合整治体现了国家层面治理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决心,但也从另一面反映了当前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乱象丛生。即便如教育类网站平台及网课学习板块,也出现恶意弹窗跳转、软色情诱导等不良信息,以广告推送流量变现的同时,诱导未成年人下载游戏进行消费,利用未成年人有限的自控能力,通过形同虚设的充值门槛,造成“未成年人游戏充值”投诉高发。此外,还有渲染校园恋情、校园霸凌、拜金主义、封建迷信的低俗小说、不良动漫等文字、图片信息等,有一些诱发未成年人犯罪,也有一些则让未成年人成为受害者,给未成年人形成了不良的导向和不良价值观,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各种危害性不言而喻。
但我们也必须同时看到,互联互通的信息时代早已到来,互联网并非未成年人成长的洪水猛兽。疫情防控期间,广大中小学生上课方式就发生深刻变化,通过学习教育类网站平台或者网课App软件学习成为新常态,学习环境由校园现实场景转化为虚拟网络环境,而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应用层面,随着数字信息的发展,万物互联时代必将到来,信息网络的价值只会越来越大。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00后”“10后”可以说是在信息数据交互中成长,数据信息、互联网文化对他们而言是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很难想象下一代的互联技术会走向何方,但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文化是未成年人成长的一部分,也是未来智慧中国、创新中国发展方向的基石。
“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未成年人网络环境重要性决定联合整饬、常态化治理的必要性,万不可因噎废食、一闭了之。更需要多部门协同发力,多措并举,以制度制约、经济制裁、法律责任追究等多种手段,通过惩防结合、激浊扬清,共同维护风清气朗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