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积极拓展基层群防群治力量

弥补农村警力不足短板 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本社记者 黎志飞 □王刚

 

为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四川省委政法委在总结推广的基础上,以制度方式夯实基层的群防群治力量。泸州市泸县在2017年创新探索机制弥补农村警力短板;雅安市名山区与广元市剑阁县在“一村一辅警”的基础上,探索出“茶源义警”和“平安义警”,使基层迸发出无限“警力”。泸县、名山、剑阁的平安满意度测评由2017年的172位、78位、142位,提升到2019年的69位、30位、120位。

泸县“一村一辅警”

弥补农村警力短板

面对农村治安问题突出,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泸县坚持问题导向,探索试点“一村一辅警”,制发《泸县驻村辅警遴选办法》《泸县驻村辅警管理办法》,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该县严把入口关,严格标准、优化程序,遴选驻村辅警323名,实行“1+4+2+N”的勤务模式(1天在派出所工作,4天在村上工作,2天治安巡逻,参加N次统一行动),派出所运用“钉钉”App进行业务指导;严把能力关,围绕政治修养、纪律作风、警务技能等进行培养,每年“理论+技能”的综合培训不少于20天,其中实践课程占总课程六成以上;严把考核关,建立“4+4+2”管理考核办法(镇综治中心、村“两委”、派出所考核权重分别为40%40%20%)。

同时,注重强化组织保障,科学划分警务区,每个警务区设1名警辅长,1-2名警辅长助理,负责工作部署和监督管理。建立积分考核激励机制,优秀的驻村辅警可晋升为片区警辅长或村“两委”干部;强化经费保障,每年拨500余万元辅警工作经费,探索“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对提供有效线索、高效执法的给予奖金补助;强化勤务保障,标准化建设村警务室,统一配置警辅服装、单警装备、执法记录仪和两轮电动巡逻服务车,提升辅警的专业化形象。

此外,该县推进“六员合一”强“警”责。信息员依托“网格E通”,线上线下走访群众,收集信息,提供情报;协管员,积极维护交通、场镇、校园周边秩序,民生服务等事项;调解员,运用矛盾纠纷“233”快调快处机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巡逻员,常态化开展巡逻,及时发现、上报、处理违法犯罪行为;安全员,对辖区内学校、小区、公共场所等开展安全宣传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宣传员,定期组织红袖标、平安志愿者等开展法律法规、治安防范常识宣传,推进协同共治。

名山“茶源义警”夯实基层治理

近年来,名山区针对面临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不牢、基层自治组织薄弱、自治资源分散、服务不精准等问题,整合分散的9类力量,创新推广“茶源义警”。2019年以来,“茶源义警”协助破获刑事案件6起,治安案件12起,其他案件18起,查获涉案人员30余人,其中涉毒人员15人。

名山区坚持党建带队建,确保基层治理“一盘棋”。坚持区统筹,乡镇组织,派出所具体指导的原则,整合党员、网格员、退役军人、团员、志愿者等9类力量共计300余人组成“茶源义警”队伍。坚持党建引领,在村(社)书记的领导下,建立乡镇分工协助,派出所日常指导,公安民警赴村(社)挂职机制,通过“支部吹号、义警报到”的方式充实基层警力。坚持科技支撑,依托区乡村三级综治中心,“雪亮工程”等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化技防+义警人防”立体防控体系;研发“茶源义警”小程序,建立微信公众号和义警微信群,强化情报收集,警情发布能力。

该区建立义警积分制管理办法,加强业务和技能培训,坚持量化考评,营造庸者下,能者上的准入准出机制,20192名“茶源义警”获评“雅安好人”。强化规范“用警”,强化业务大练兵,法制大培训,规范徽标及着装,提升日常巡逻及治安排查,切实提升义警的社会认同。注重科学“强警”,对工作突出的义警,给予积分、物质或荣誉奖励,对符合条件、表现优秀的义警优先作为村支“两委”、社会工作人员的培育对象。2019年整合100余名“茶源义警”聘用为各行业专兼职服务人员;2020年结合村级建制调整选拔一批“茶源义警”进入村“两委”班子。

剑阁“平安义警”守护家园平安

剑阁县主动顺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立足实际,积极引导社会成员参与基层平安建设,在全县村(社区)探索建立“平安义警”队伍,努力构建警民联动、覆盖城乡、广泛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在该县公安局设义警管理办公室,派出所、社区、村分别设置大队、中队、站,公安局负责义警的监管指导,乡镇负责招募管理,村(社)负责工作开展;队员招募标准化,根据《剑阁县“平安义警”志愿服务工作规范(试行)》,义警经所在村(社)、派出所、乡镇审批合格后,由乡镇发聘书,聘期两年,期满考核合格者可续聘;警务工作信息化,注重科技引领,建设“平安义警”信息平台,发挥“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智慧小区的物防技防优势,实现全县义警统一指挥管理调度。将义警全部纳入网格员队伍,利用网格手机将情报信息上传上报至县网格化工作平台。

该县发动群众参与治理,经常性深入基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发动群众收集并上报警情、民情、案情;参与基层治安防控,辅助民警开展“六进六边”和“一标三实”信息维护更新,积极参与治安巡逻、安全排查、交通管控工作;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防汛抗洪等重点工作,经常性深入学校、小区、公共场所开展安保执勤、应急演练、便民服务等工作;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发挥义警熟悉“人地事情物”的特点,积极排查化解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多发性矛盾纠纷,实现“身边人”管“身边事”。

同时,剑阁县“三项”培训提效能,制定了《剑阁县平安义警岗位培训方案》,注重岗前与日常培训,大力开展警务礼仪、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等三项培训。“多重”保障鼓干劲,采取财政保障、公安统筹、社会捐赠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工作经费,通过规范制服和标识标牌,购置人身保险,切实提升职业认同感。“双线”激励暖人心,将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作为表彰奖励、选拔重用的重要依据,每年开展“十佳义警”评选表彰活动,对工作突出的个人及集体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