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方打击非法倾倒垃圾犯罪3个月抓获168人
捣毁黑中转站16处,取缔黑填埋场14处
本报讯(记者汤瑜)8月20日,北京市公安局通报,从今年5月至今,警方已破获非法倾倒垃圾刑事类案件17起,刑事拘留168人。
据北京警方介绍,部分企业、小区物业、个人为节省成本开销,低价雇佣无资质垃圾运输车辆,也无污染防护设备。在此过程中,运输车辆收取的垃圾往往未按规定分类,其中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收取垃圾后,运输车辆将垃圾运送至垃圾“黑中转站”“黑填埋场”倾倒,也有部分运输车辆直接将垃圾运输到偏僻地点随意倾倒,不法人员往往采取使用伪造的建筑垃圾准运证方式逃避城管等监管部门监管。
“黑中转站”囤积垃圾2390吨
办案民警介绍,“黑中转站”主要承接垃圾的收集、分拣、转运等功能,犯罪嫌疑人常假借仓储、养殖之名,向村、镇、企业、个人等包租闲置的厂房、大院,通过熟人介绍、张贴小广告、微信群内发布消息等方式招揽生意,按每车垃圾200-400元价格进行收费,对于运来的装饰装修、施工拆违等产生的混合垃圾,组织人工分拣出有价值的垃圾进行倒卖,剩下无法产生价值的垃圾则雇佣大型运输车司机定期运至北京远郊,甚至北京周边等地的偏僻地区非法倾倒。
垃圾“黑中转站”往往不设置防尘防渗措施,收集垃圾既有建筑垃圾,还有生活垃圾,违规存放、分拣会对大气、土壤环境造成损害。
今年7月中旬,朝阳公安分局环食药旅大队在工作中发现,朝阳区金盏乡黎各庄村一处大院内,频繁有运输垃圾的车辆出入,十分可疑。经专案组进一步调查,确定这是一处非法处置垃圾的黑窝点。
7月23日晚,专案组联合区城管委、交通委、城管执法局展开行动,当场抓获陈某红等60名涉案人员,现场查扣运输垃圾车辆32辆。
经查,今年4月以来,陈某红等人利用这处大院作为垃圾中转窝点,专门建立了微信群散发消息,招揽本市垃圾运输车辆,直接向大院里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收取每车180元至400元不等的费用。
经初步勘验,现场非法囤积、未经处理的各类垃圾多达2390吨,运输处置费用约为43万余元。
目前,陈某红等52人因涉嫌污染环境罪已被朝阳分局依法刑事拘留,相关涉案车辆及所属运输企业由城管执法部门依法进行处罚。
“黑填埋场”藏身废弃坑塘
同时,办案民警表示,黑填埋场一般在偏僻山区的废弃坑塘或未开发的空旷场地,以每车垃圾收取200-500元“倾倒费”,对于收取的垃圾,则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进行掩埋,或露天进行堆放。因这些垃圾中包含大量未经处理的有害垃圾,如温度计、灯管等含有重金属的物品,极易对土壤、水源等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庄子营村有一处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的芦苇坑,今年4月底,犯罪嫌疑人王某海将其私自设立为建筑、生活垃圾的非法倾倒、填埋场所。接群众举报后,今年5月,顺义警方以污染环境罪将王某海等22名涉案人员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北京警方围绕垃圾运输、中转、消纳3个环节以及“黑中转站”“黑填埋场”施工工地、消纳场4类场所,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先后破获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从今年5月至今,捣毁黑中转站16处,取缔黑填埋场14处,移交行政机关联合惩戒违法车辆192辆、公司46家、工地19个。
北京警方提示,凡从事建筑生活垃圾运输的企业和个人,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到正规垃圾消纳场所进行处置,不得随意倾倒,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警方将坚决予以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