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房山法院首次启用电子封条
本报讯(记者李卓谦 通讯员吴明慧) 近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来到位于房山区窦店镇某商场,查封位于商场四层的某健身公司。据悉,这是房山法院首次启用电子封条进行查封的执行案件。
“面对查封器械数量较多、搬运及仓储成本较高的执行现状,就地查封为双方当事人节约了很大成本,同时可以尽快启动司法拍卖程序,最大限度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房山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张仲健说。
还未消费就遭停业
预付费讨要一拖再拖
谢女士于2019年6月2日在被执行人北京窦店某健身服务公司处办理了一张游泳健身年卡,支付金额1380元,内容包括游泳、洗浴、桑拿及健身等服务内容。
据谢女士介绍,她月初办卡,当月中旬就发现游泳馆关了,听其他会员说是因为装修整顿所以暂停使用,出于信任,谢女士又等了三个月,但游泳馆仍未开放营业。随后,谢女士找到公司要求退还预付费。公司承诺30个工作日内解决,但后来一直推脱。去年11月,谢女士等18名会员将该公司诉至法院,要求退还卡内余款。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健身公司承诺于2020年3月1日前退还谢女士等人的预付费。
经查,该健身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一共有21起,涉及金额共14.67万元。其中18起涉及预付费服务合同纠纷,另3起涉及劳动仲裁裁决案。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法官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和财产报告令,多次传唤公司法人,但未有相关负责人出面解决,未主动上报公司财产,且不积极履行相关义务。
在经过多次现场调查、送达传票、张贴公告之后,7月21日,在商场物业服务部门的配合下,执行法官进入位于商场四楼的健身俱乐部,依次将场内跑步机、力量器械、动感单车等健身器材进行编号、造册、登记,同时注明执行案号。
为了方便评估拍卖价,执行法官还找来了两家健身器材回收公司,对现场设备进行估价建议。“我们保证申请人权益得到保障的同时,也要保护被执行人健身公司的利益。” 执行法官表示,建议价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了解,为后续处置提供基本参考。虽然两家机构有意愿回收该批健身器材,但标的物的取得还是需要通过司法拍卖程序进行竞买。
最后,执行法官启用电子封条对该健身房三处进出口进行了依法查封。
电子封条锁控现场
影音图像实时传到法院
“科技引领执行。电子封条在对涉案场所的视频资料采集、信息实时上传以及云端存储等方面,有着传统纸质封条无法实现的优点。”张仲健介绍,电子封条更适用于房产、库房等不动产的查封,此前一些被查封的不动产房门,如自动玻璃门或者铁栅栏式推拉门,传统纸质封条很难封住,而电子封条一旦安装上,除非使用专门的工具,否则很难撬动。在电子封条上,有专门位置张贴执行裁定书以及二维码,方便案件相关人员、案外人了解查封原因及现状。
据介绍,电子封条的核心功能是由其内置的摄像头实现的。所有电子封条都设有专门的摄像头,且多为广角镜头,可以无死角监控被查封不动产周围的情况。一旦通过测距装置感应到有人靠近,或者通过震动感应装置发现暴力破坏,电子封条不仅会迅速发出光电报警声,让附近的人听到,还能通过内设的4G设备,迅速将现场的监控录像上传至云端存储,并向案件承办人、申请执行人的手机发送警示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