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 “五化”目标提升执法效能

本报讯(记者顾娟 通讯员曹钧 杨丹)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在认真贯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的同时,依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严格执法工作,着重从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创新执法机制等方面,加强行政执法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工作规范化,有效提升执法监管水平和行政执法效能。

行政执法标准化

该支队不断规范执法流程和重点执法环节规程,要求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坚决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案,有效减少执法随意性。

该支队现场执法坚持五先一后,即尊称在先、亮证在先、指出违法行为的事实在先、说服教育在先、讲清处罚种类和依据在先,处罚决定在后。行政执法坚持五公开,即公开行政处罚依据、公开行政处罚程序、公开执法人员身份、公开相对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公开行政处罚的决定。在执法办案流程中坚持一案五审机制,从现场检查、取证、立案、案件调查终结到结案,一律通过办案人员审查、承办部门审核、法制审核、支队主要负责人审核、局机关分管领导审批程序。服务群众坚持四快,即受理查处出击快、热点问题处理快、群众咨询回答快、社会要求回应快。

在市场巡查监管中,以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为抓手,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措施,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结合多项集中整治行动,加大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实施全程式监督,严密监控市场动态,突出问题重点监管,坚决打击文旅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

行政执法公开化

该支队积极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对举报、检查、立案、调查、处罚、结案等各个环节做出严格规定,确保办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依据正确,处罚内容适当;依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文书,在案件处理各环节做到执法文书规范连贯,抓好案卷的制作归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执法裁量标准,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将涉及重大执法决定的案件纳入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程序,由审核小组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量罚等内容进行法制审核和集体讨论证,保证实质上的审核,确保处罚决定合法合规、公平公正;遵循全面、依法、及时、准确的原则,充分利用市级行政执法统一公示平台,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行为事前、事中、事后的相关信息,依托市级政务平台实行网上办案,使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阳光化、透明化,有效保障了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执法人员专业化

该支队始终把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能力作为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键,紧密联系文旅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实际,着力提升执法人员忠于法律、捍卫法律、严格执法、勇于担当的素质能力,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职业准入制度,并邀请法律专家及文旅部师资等进行授课,提升执法人员理论素养。

执法管理制度化

据介绍,该支队建立了《行政执法主办协办制度》《行政执法日常巡查制度》《举报受理制度》等多项行政执法工作制度,通过实行压力与动力并存的综合执法目标考核制度,层层把关,量化、细化目标考核,努力形成了岗位职责明晰、制度保障有力的管理机制。

行政执法信息化

该支队以互联网+”为创新手段,利用执法记录仪、移动执法终端、便携式打印机、扫描仪等移动终端,通过联网文旅部文化市场移动执法系统,对文化经营场所的违规行为,执法人员现场登记、当场查询、采集数据,并自动生成法律法规条款依据,对发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处理,实现案情发现和处理的无缝对接,让证据采集工作更迅捷,处置更精准。

目前,该支队正在全面推进市文化执法技术监管和指挥中心平台建设,将集信息化建设、不良信息检测、互联网执法取证、应急指挥、视频会议等功能于一体,并集成现有文化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多功能、智能化的治理平台,有助于推动在技术层面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