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打造普法“余姚样本”
从事普法工作三年多来,他带领团队积极创新普法形式,匠心打造“七五普法”余姚特色品牌,协调举办多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大型普法活动,令余姚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声有色,法治文化品牌声名远播。
——记浙江省余姚市司法局副局长李郁莎
□本社记者 张晓娜 通讯员 蒋秉盛
“普法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宣传工作,宣传得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宣传效果,有时还很可能出现反效果,因此这个度的把握十分关键。”由于曾经从事过新闻报道工作,浙江省余姚市司法局副局长李郁莎在谈及普法工作时有着自己的见解。
到余姚市司法局从事普法工作三年多来,李郁莎带领团队积极创新普法形式,匠心打造“七五普法”余姚特色品牌,协调举办多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普法活动,使普法内容浸润人心。他也因此被上级单位推荐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
打造余姚普法的“特色品牌”
2017年初,李郁莎从余姚市委办公室调至余姚市司法局,担任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在李郁莎看来,要进一步扩大余姚普法的覆盖面,提升区域法治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就要着力打造具有余姚本地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
通过前期的充分调研,李郁莎和他的团队想法也越来越成熟。他们认为,可以策划设计余姚普法卡通使者形象,用漫画的形式和绘画的语言讲述故事,更能贴近百姓生活,也让余姚普法更具有吸引力。
2017年6月,余姚首个普法卡通使者“明明”正式“上岗”。这一创新举措在当时引发中央以及省市十余家媒体宣传报道。
李郁莎告诉记者,“明明”这一卡通形象原型源自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象征——独角兽;取名灵感则源自余姚四先贤之一的王阳明先生,明又有清明、廉明、明白之义,与普法主旨十分契合。
据了解,“明明”基本功能设计为微信公众号普法形象代言展示、法治宣传品形象展示、重大宣传日活动普法推广和其他普法形式宣传教育;拟长期推出微信表情包、普法幽默四格漫画、普法动漫小短片等,已完成版权申请。自此之后,余姚市在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文化等各项活动时,“明明”都贯穿其中。
“‘明明’诞生后,我们专门定制了一批印有‘明明’卡通形象的普法环保袋、雨伞、便签、宪法宣传折页等宣传品,还将‘明明’的形象融入宪法日宣传、法治文化阵地和法治文艺演出过程中。”李郁莎表示效果很好。
不仅如此,依托当地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李郁莎还积极协调联系余姚市文物管理保护所,在龙虎草堂打造了“黄宗羲法治思想基地”。
“工程不大,但由于是全国文保单位,我们做了很多修正规避工作,花了不少心血。”李郁莎坦言。
推进民主法治的“余姚样本”
2018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后,接上级单位指示,李郁莎第一时间赶赴横坎头村了解该村的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为帮助横坎头村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增加法治元素,通过多方协调以及宁波市司法局,余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终于选址横坎头村农民公园,与宁波市司法局共建了横坎头村宪法主题园。
“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发挥省级‘民主法治’村、宁波‘三治融合’示范点横坎头村的典型示范作用,努力将民主法治元素融入横坎头村日常建设及活动当中。”李郁莎说。
横坎头村的名气越来越大。2018年5月,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以及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领导到横坎头村的民主法治村调研。
2018年7月由浙江省司法厅、浙江省普法办等开展的“法治村里话宪法”网络直播活动第三站启动,近40万网友跟着直播镜头走进了横坎头村,共同见证浙东红村——横坎头村的民主法治之路。
2018年11月,由浙江省司法厅主办,宁波市司法局、余姚市司法局承办的“之江法声”系列宣传活动之“走进民主法治村”专场活动在横坎头村举行,各界嘉宾、各级媒体100余人共同见证宁波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20年来的工作历程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余姚样本”的成效。浙江省司法厅对此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横坎头村在年终成功获评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称号。
每年新增“明明学法”
宪法主题宣传月
每年的“12·4”国家宪法日前后,全国各地都会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在积极配合上级单位做好重点工作的同时,李郁莎认为,“12·4”国家宪法日活动临近年末,天气又多变,宪法宣传效果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折扣。鉴于此,他决定在每年6月,余姚市新增一个“明明学法”宪法主题宣传月,与“12·4”国家宪法日遥相呼应。
一年有两个宪法活动重点宣传,让余姚的宪法宣传内容和形式丰富起来。如联合当地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等部门先后开展“‘我爱宪法杯’法治平安 金融安全”征文比赛、“我爱宪法杯”微信知识竞赛、全市假日学校宪法知识竞赛等活动。协调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市科协等单位在各大超市、银行网点LED屏、科普宣传窗中增加了宪法宣传内容……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活动,有力推动了余姚市全民法治意识的提升,为余姚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李郁莎介绍,他们还十分注重“借力”开展普法工作,如积极协调当地公共文化配送中心,将法治文化元素纳入乡镇(街道)文化配送节目中;又如积极参与“互联网+”法治文创联盟培训和众筹等活动,众筹的《民法总则》漫画本深受大家欢迎。
从事普法工作三年时间里,李郁莎积极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提升法治宣传覆盖率。今年疫情防控期间,虽然普法的工作环境受到很多限制,但余姚市司法局时刻关注疫情走向,及时在余姚实行不接触式普法宣传,在线上平台推出民主法治村抗疫专栏、复工复产法律知识专栏,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
“普法工作任重道远,前路崎岖,但充满希望。做工作我是认真的,因为我热爱这项工作。”李郁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