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河池政法机关 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本报讯(记者罗宗明 通讯员覃源)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政法机关充分发挥政法职能,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冲锋在前,运用“快招、硬招、实招、妙招、新招、强招”六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在战疫情、保稳定、促发展中贡献了政法力量,体现了政法担当,展现了政法作为。
全市政法机关统一部署,分工协作,迅疾集结干警队伍,全身心投入到新冠肺炎防控战场中,全力做好重点人群的排查核实工作,强化情报信息收集研判,维护医疗、隔离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矛盾排查调处、组织化解,加大防疫法规宣传,积极有效做好联防联控,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社会维稳专项工作组,加强信息研判和风险隐患预测,对重大问题明确领导责任和工作措施,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和情报会商,严格落实政法部门“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全面压紧压实责任,细化防控防疫措施,加强社会维稳力度,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防控到位、保障到位。强化协同作战,及时掌握风险动态,提前做好预警防范。强化社会面管控,持续保持严管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严格落实公安、武警联勤巡逻机制和快速反应处置机制,严密组织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控,落实定点医疗机构和隔离场所强化治安管控和内部安全防范措施,确保重点部位安全有序。
结合全市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立足政法职能,及时研究采取有力举措,科学统筹,多方兼顾,着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政法公共服务。做好道路交通管理,依法保障复工复产,保障运送复工复产人员和相关物资车辆安全顺畅通行;走进企业察实情办实事送去关怀,听取企业负责人关于复工复产中防疫工作的具体安排,详细了解企业用工保障、原材料及产品运输、市场销售、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法律需求;组织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力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涉及的法律问题开辟绿色通道,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后可能产生的各类法律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保企业顺利复工复产,降低企业的损失;深入村屯讲解疫情防控,开展普法宣传,引领群众开展有序春耕春产,出点子引项目开展司法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充分拓展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司法等创新成果,增强风险防控的精确性、打击犯罪的实效性、执法办案的公正性、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广泛开辟服务企业和群众的“绿色通道”和“直通车”,做到有问必答、有诉必理、有纷必调、有难必帮。充分利用综治中心、“天网工程”和大数据云等指挥平台视频会议系统、监控系统、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地服务疫情防控和治安防控。深化“互联网+政法”机制,推进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打造一体化网上办案的“高速公路”,实行网上立案、网上开庭、网上审理、网上送达、网上查控等新模式;推行在线调解、在线仲裁、在线协商谈判等做法,全力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法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