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法学会举办微信公众号两周年座谈会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上海市法学会”微信公众号经过两年的运维,已经成为上海法学法律界的新锐公号。320日,上海市法学会召开微信公众号两周年座谈会,总结经验,听取意见,提出发展思路。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施伟东认为,“上海市法学会”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法学法律界的新锐公号。对于未来发展,施伟东表示,要把“上海市法学会”微信公众号努力建设成法学法律界有号召力,与上海全球卓越城市愿景相匹配的微信公众号。

  会议指出,上海市法学会旗下包括微信公众号在内的所有媒体,都必须始终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坚持以法学专业内容的高品质、精彩的传播呈现和满满的正能量,广泛团结凝聚法学法律界,不断增强法学会积极的影响力、号召力和社会动员力。要善于把所有可用资源和个人努力转换成实实在在解决各种难题的办法,立志做特别有办法的团队,把以微信公众号为骨干的法学会传播生态建设得更好。持续扩大受众覆盖面、创新传播呈现形式、提升内容生产的引领性和辨识度,着力构建“工作即传播,传播即工作”的新时代法学会工作新生态。

  上海市法学会新媒体编辑部主任胡鹏在会上回顾了微信公众号的两年发展历程后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聚焦人才发展,聚焦高端智库建设,专注开发原创,全面实现文章原创化;优化栏目结构,提高公号辨识度;凸显可视化,尽可能多以短视频、网络直播传播;以法学法律界为支点,锁定目标群体,打破专业壁垒,实现多维度跨界、跨人群、跨媒体传播。

  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上海市法学会微信公众号的快速发展与法学会领导高维度的运营思路、精细化的团队管理、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是分不开的,这是公众号螺旋式上升的关键。公众号定位精准,发挥了自身法学资源优势,致力打造法学深度专题,内容具有一定的稀缺价值,在公众号上可以深刻学习到一些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内核;公众号对社会动态能及时推送和深入探讨,比如对于疫情防控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公众号能紧跟新媒体未来传播趋势,有跨前布局思维;同时,注重圈层化传播,抓住了新媒体发展的精髓,公众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该公众号从推广运维、扩大影响力、扩容粉丝、提升文章质量上都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建议精准定位,坚持特质化发展。

  座谈会由上海市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董立武主持。上海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高级法院、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上海之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以及上海市法学会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