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仙桃市法学会联合检察院开展防疫法治宣传工作
本报讯(记者田雄 通讯员戴欣) “制售伪劣口罩发‘国难财’,触犯了哪些罪名,会有什么后果”“最近防护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价格暴涨,那些昧良心的企业、超市、药店怎么认定构成‘哄抬物价’”“疫情防控期间,哪些行为会构成犯罪,又会得到怎样的惩处”……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北省仙桃市法学会联合市检察院积极开展定向普法宣传,为打赢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司法环境。
仙桃市法学会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提前预判,并及时编印了《防控疫情,守法十则》普法宣传手册。该手册分为“刑事违法”“行政处罚”“公益诉讼”三个篇章,对制假售假、哄抬物价、暴力伤医、抗拒疫情防控、妨碍执行公务等10类典型违法行为进行梳理,对法条原文和认定标准进行归纳,目的是为生产企业、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和社会公众提供守法指引,达到守法治、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效果。
在防控疫情最为严峻的时期,仙桃市检察院在该市的中国法学会会员中挑选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6名检察官,组成两支普法小分队,分别对部分行政机关、乡镇、防疫一线干部和村组群众进行定向普法宣传,发放宣传手册400余份。
“你们的法治宣传手册来得太及时了!在做群众工作时,有些道理我们理不清、说不透,有了这本小册子,我们工作就更有底气了。”驻守该市彭场镇防疫关卡点的一名市交通局干部这样说。
“原来拒绝接受检测、故意冲卡也可能构成犯罪,检察院的小册子让我涨知识了!我一定让家人好好遵守。”该市西流河镇竹林村一名群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