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中院发布 2019年行政审判白皮书
本报讯(□满行军 董楠 通讯员何文婕 吕佼) 近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网络视频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9年青岛法院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行政审判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对行政机关改进和加强依法行政工作提出建议。
据悉,青岛全市两级法院2019年共受理各类行政案件6593件,审结6803件,同比分别增加10.07%和13.97%。2019年10月1日起,青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跨行政区域管辖改革试点以来,青岛铁路运输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诉讼案件52件,行政诉讼管辖新格局逐步形成。
白皮书指出了行政机关目前依法行政存在的败诉领域集中、行政执法存在短板、行政复议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行政机关应诉能力仍有欠缺等问题,并提出建议。
切实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重点领域行政执法行为,存在问题较多执法领域,应提前做好法制审核和风险评估。坚持善意执法原则,确保执法公正与执法目的、执法形式有机统一、执法措施适当,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依法依规全面正当履行职责。坚持职权法定,避免超越法律规定或授权作出行政行为。坚持全面履职,针对当事人的履职申请,依法履职或全面、清晰作出答复。坚持正当履职,树立正确的执法导向,避免以行政权力不当干预其他纠纷。
全面强化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严格复议审查标准,加大自我纠错力度。运用行政复议高效专业的执行力,快速有效应对“大而专”的行政争议。有效发挥各类复议监督手段作用,督促依法行政。依托审前和解平台,提升化解行政争议的参与度。依法保护复议申请权,正确审慎鉴别滥用权力行为。
努力加强行政机关应诉能力建设。进一步明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要求,实现负责人“出庭出声出解出彩”。加强行政应诉工作培训,切实提升应诉能力。重视机构改革后的应诉工作衔接问题,确保应诉质量不下降。
联动推进行政争议审前和解工作。配合人民法院推进行政争议审前和解机制建设,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充分发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对于化解行政争议的作用,以纳入考核等方式督促出庭负责人牵头解决矛盾纠纷。
提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法治化水平。依法做好依职权信息公开和发布工作,审慎对待依申请信息公开工作。协调柔性执法与刚性执法的关系,既依法惩处扰乱公共秩序和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又避免一刀切式的执法方式,注意执法手段的恰当性与合理性,以“刚柔并济”的行政执法切实维护疫情防控期间稳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青岛中院发布的10个典型案例,分别涉及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征地补偿等民生领域,以及税务处罚、股东变更登记、文物登记公布等经济、文化领域。通过这些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为群众依法、理性维权和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