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救助管理总站助力走失老人寻亲回家

本报讯(记者徐秋颖) 1210日,在北京市救助管理总站,一对父子相拥而泣的场面感动了在场很多人。

这对父子已经分离了19年,2000年父亲仲男宝走失时,儿子贺某只有9岁。今年26岁的贺某能与父亲团聚,得益于北京市救助管理总站、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等多个部门两年来的不懈努力。

据了解,仲男宝走失后,2002年被北京市公安局收容,2003年救助管理制度改革后,由公安部门转交给民政部门。

由于仲男宝聋哑、智力低下,且不会标准手语交流,总站工作人员为他起了一个新名字仲男宝。救助期间,为帮助仲男宝恢复记忆、找寻家人、回归家庭,机构不仅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还安排医疗护理人员对其身体健康进行监测,平时通过练习写字、画图填色、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等活动,帮助他恢复记忆、消除隔阂、增加信任,期间也找手语老师为他找过家。

2019126日,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张正中协调市残联,邀请经验丰富,有侦办聋哑人案件经验的手语老师陈淑清,专程赴总站为聋哑人员开展寻亲工作。经过与仲男宝交流,手语老师初步猜测他为河北天津交界处的人。

中心立即将仲男宝的照片、可能的名字和省份发给爱心民警帮助查找,约1小时后,警方发回信息,仲男宝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富村镇杨先务的贺汝朋相似。张正中副主任随即进一步联系当地派出所,做进一步核实。当地村委会孙委员打来电话,确认受助人员仲男宝是该村聋哑人贺汝朋,其子贺某目前在浙江务工。

贺某在看到父亲照片后非常激动,村委会孙委员也表示,要按照有关政策对贺汝朋给予特殊关爱,并纳入低保救助范围予以保障。

据了解,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回家是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的一项长期工作。从2018年开始,北京市接济救助管理事务中心成立寻亲专班,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为流浪乞讨人员找家专项行动。他们通过日常问询、DNA比对、头条寻人、人像识别、志愿者寻亲、邀请专家问询等方式,已帮助877名长期滞留人员与亲人团聚。

据悉,明年北京市计划出台《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救助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就近得到救助,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