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融合激发社会治理新动能

浙江桐乡市与四川黑水县结对扶贫 

  “三治探索发端于浙江嘉兴桐乡市,2015年开始,浙江省桐乡市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开始结对,四年间,两地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今年以来,桐乡市将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理念输出作为重点,探索在多民族混住区、跨镇(村)集聚区开展实践,拓展工作内容,动员社会参与,实施多领域精准扶贫。

自治拓出乡村治理新天地

  自治激发出巨大的潜能。改变在黑水大地悄悄发生,村民自己的事自己来决策、自己来管理。

  芦花镇三达古村党支部书记列干多告诉记者,他们的自治是从村规民约开始的。自从有了村规民约后,我村一直严格执行村民商定的村规民约,村民遵纪守法蔚然成风,社会风气越来越好,自治程度越来越高。列干多说。

  列干多介绍,大到基础设施建设,小到每家每户应该养多少头牛为宜,都有规定。我们制订村规民约,解决了村民自治思想意识的缺失和村干部监督约束难等问题,使村民适应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要求,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了基础。列干多说。

  自治拓出了乡村治理的新天地。黑水县在广大乡村中成立自治组织,群众议事会便是其中之一。

  群众议事会成员由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部分群众代表、退休干部、在职干部、小组长、有威望的老党员等组成,主要讨论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方案、征用征收补偿费分配使用、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安排落实,以及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或其他涉及多数群众利益的重大公共事务。

  在色尔古镇色尔古村举行的群众议事上,村民们围绕如何实施村内退耕还林绿化建设及种树议题各抒己见,并初步拟定了实施方案。群众议事会上,村民和村干部共同商议决定村内的大小事项,真正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管。

  “如今,群众议事会已成为色尔古村村民自治、群众工作的好抓手色尔古村村主任泽文东说道,三治已融合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法治德治结合,引导新风尚

  麻都社区在黑水县是名副其实的大社区,有236户居民、1000多人。近年来,麻都社区建立起了民间监督员制度,筑起法治保护伞。民间监督员不是村干部,也不是居民组长,由居民推荐的普通人员担任。村民说,民间监督员到哪里,法治的根就长到哪里。

  说到民间监督员起到的作用,村民都忘不了一次解决修堡坎的问题。堡坎是麻都社区居民对挡土墙的称呼。

  四组大部分居民的房屋处在一个山坡下,遇到大雨经常会有落石,甚至有泥石流。经居民集体商议后准备修筑堡坎来保护。当时请来了施工队,也运来了修筑堡坎的河沙。几位民间监督员发现河沙中的泥土太多,不符合标准。民间监督员们运用三治的力量,请来了监理,运用法律知识,施工队重新换来了合格的河沙。

  今年年初,红岩乡云林寺村村委广场上,掌声雷动,气氛热烈,云林寺村最美之星评选颁奖大会暨文艺汇演在这里举行。这次评选共产生25创业致富之星”“遵纪守法之星”“敬老爱幼之星”“环境卫生之星家庭和谐之星

  “这样的评选能够凝聚村民共识,激发村民向上、向善、向美的和谐正能量。云林寺村村委会主任何尔甲说。

  “开展最美之星评选的目的就是把最美的镜头对准村民,充分发掘他们身上的真、善、美,让身边的榜样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使村民争做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和道德建设的实践者,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新风尚。这样的评选我们以后争取年年都搞。云林寺村支部书记苏郎恩布介绍说。

  据了解,在俄恩村通过村民选举,成立了村道德评判团,针对村内发生的地界、邻里、家庭矛盾等内容进行调解,同时宣扬村庄环境建设、扶贫攻坚等工作以及互帮互助、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道德素质,为村内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

支部当好火车头

  黑水县大力推进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发挥村级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丰富一核三治新路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三治治理形式真正发挥乘数效应,必须坚持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三者结合的政治保障。黑水县委组织部相关人员说。

  在黑水各地三治探索和实践中,黑水县委组织部及时作出了规范和指导,按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要求,着眼于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引领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大力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主导作用,明确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健全村规民约、守法良约、诚信公约、群众议事会、乡贤参事会、邻里互助会、法律服务团、便民服务团、道德评判团三约三会三团为标准配置的一核三治新模式,激发基层群众参与自治的主人翁意识,让多民族群众参与决策和治理的全过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同时大力扶持和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大幅放宽社会组织准入和登记门槛,如芦花镇热拉村的组际联席会议、芦花镇四美村的青年服务队、知木林乡木都村的劳务服务队、沙石多乡羊茸村的姐妹贡献团等,社会治理力量迅速壮大和多元化,实现了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治。

  今年初,三治融合的发源地——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选派1名同志到黑水县挂职,具体指导黑水县的三治工作开展。桐乡市对来自黑水县的乡镇、村(社区)干部开展专题培训,通过此类定期培训,进一步帮助黑水县党政干部提高基层治理认识,提升社会治理工作水平。同时,黑水县根据前期的学习实践,结合当地实际编印了《三治融合在黑水的实践》101例,以鲜活的案例为下一步的工作推广打下了基础。

  “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这是桐乡三治融合的核心要义,也是黑水一核三治的要义。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三治给黑水基层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政府单向管理走向党组织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转变;行政管理为主的单一手段走向行政、法律、道德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事后处置走向事前和事中处置延伸。基层社会自治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法治思想深入人心,道德风尚不断提升,党群关系更加密切,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实施三治以来,百姓的获得感是最好的标杆和奖赏。色尔古镇麻都社区的阿瓦基说:“‘三治以后,我们社区变化很大。社会治安好了,居民的家庭纠纷大大减少,整个社区的环境、卫生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