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学术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日前,由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单位以及珠海市司法局、榆林市委政法委、深圳市光明区委政法委、浙江永康市法院、腾讯研究院等实务界的专家学者近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共分为“主题报告”“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社区治理创新”三个单元。
“主题报告”单元,共有6人进行了主题发言,2人来自理论界,4人来自政法委、法院、司法等实务界。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吕艳滨以“‘枫桥经验’现代化的现实路径”为题,就我国现阶段“枫桥经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相关突破等进行了深入介绍。长江青年学者、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炳以“环境信息透明与地方环境治理”为题,重点介绍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评价体系及标准。另外,珠海市司法局副局长邱东红、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斌、浙江永康市人民法院院长楼常青,分别结合当地社会治理工作实际,谈了具体做法及成功经验。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单元,共有7人做了主题发言。其中,杭州师范大学枫桥经验与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余钊飞表示,目前,我国街道办事处、治保会、网格员等社会平安建设重要参与者,在社会治理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明确。他建议,通过立法形式明确其身份,明确依法行政与基层依法自治的边界。广东盛亦盛律师事务所律师郑黎晟在发言中结合其参与深圳福田诉前调解的经验建议,从立法层面确立律师社会治理地位。另外,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曹建峰、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法官陈柳波等结合相关工作,谈了“数字正义”“法院跨域治理”等新概念。
在“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社区治理创新”单元,来自中国社科院法学所、西北政法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广州市委党校、诸暨市委党校、浙江警察学院、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10名报告人,分别围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线上实践”“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信息治理:以‘枫桥经验’为视角”“城市文化治理中的阅读立法及其完善:以深圳为对象”“社会治理背景下‘广州街坊’实践创新研究”“律师在社区治理中预防与化解矛盾的经验研究”等话题,进行了讲解及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