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计算法学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本报讯(记者周頔) 921日至22日,由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和清华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计算法学国际论坛:数字经济治理与法律科技创新在北京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爱沙尼亚、奥地利、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法学法律界代表与中国法学法律界、司法实务界、互联网产业界的代表近百人出席会议并进行了交流研讨。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在致辞中指出,新一轮的信息科技革命给古老的法学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清华大学的计算法学学科发展契合学校正在推行的交叉学科建设,契合国家战略和国际发展趋势,目前虽然已取得了“01”的突破,但仍有无限发展潜力。薛其坤希望法学学科的发展能给新兴科技的发展提供安全可控的法治保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能够惠及法治社会建设和法律职业人士,带动法治化与信息化的双向赋能。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发言时说,计算法学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随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近年来在法学界兴起了对计算法学研究的热潮。但计算法学并非是对研究对象的描述,而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观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互联网产业中,从早期的电子商务、网络交易、平台责任,到现在的数据竞争、算法歧视、人脸识别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计算法学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研讨会以计算法学的理论发展以及实践前沿”“数字经济中的数据利用与治理”“数字经济中的互联网平台治理”“人工智能的治理与法律规则”“新兴科技与法律监管”“法律大数据应用于量化分析”“法律科技创新与未来展望”“计算法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等议题逐步展开深入讨论。

另外,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东南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联合成立的中国计算法学发展联盟在论坛上举行了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