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都刑辩讲堂》揭牌开讲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京都刑辩讲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任务:业内交流互动、专家授业解惑、刑辩实务培训。”近日,在京都律师事务所《京都刑辩讲堂》的揭牌仪式上,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田文昌说,随着刑事辩护权全覆盖问题的提出,全国律师界在刑事辩护方面都有了一系列动作,比如很多高校和律所都纷纷成立了刑辩学院、刑辩培训中心,刑辩风起云涌。
田文昌表示,目前,我国法学界、法律界亟须尽快摆脱的一个现状是理论和实务相脱节的现象。对中国律师来讲,眼下最急迫的、最重要的、最有实效的是培训。
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勇辉表示,京都刑辩讲堂是属于所有法律人交流的一个讲堂,期待在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为中国的刑辩做一份努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刑事辩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门金玲为《京都刑辩讲堂》作了首场名家讲座,主题为《刑事辩护学导论——刑辩律师的彷徨和困惑》,从比较法的视野下“律师能否拒绝接受某些罪大恶极人的辩护委托”这一个问题引入,追本溯源讲授了什么是刑事辩护和辩护律师、刑辩律师的功能和刑辩律师的论理三个大问题。
门金玲表示,刑事辩护律师是国家理性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其角色设定就是在一场刑事诉讼中站在公权力的对面“挑毛病”,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刑事律师的三大功能:确保嫌疑人、被告人的主体性;使被告人的防御权得以实现;防止冤假错案。
门金玲强调,从来没有一门学科如法学这般,理论之于实践是如此重要,希望每个刑辩律师都能有一套自洽的理论来武装自己,把辩护中提出的每一个诉求都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京都律师事务所刑事诉讼部主管王九川介绍,《京都刑辩讲堂》经过半年多的运行,正式对外开放,今后将采用名家讲座、刑事论坛、法律沙龙、主题辩论会及体验式培训等多种形式,在内容上倡导“思想性、学术性、实务性”,在方式上提倡“开放性、包容性”,为法律界人士提供发表见解、探讨问题和学习技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