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方会同餐饮协会防范化解信用卡类犯罪

本报讯(记者汤瑜) 为有效防范化解信用卡类犯罪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避免持卡人资金受到损失,93日,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与市餐饮行业协会在前期深入调研、共商防范举措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共同签署了《倡议书》,指出重点针对利用非法手段获取信息进行盗刷的不法活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开展警社合作

《倡议书》提出,工作中,经侦部门将发现的涉及酒店、餐饮行业盗刷类信用卡犯罪的企业相关线索,通报餐饮协会,由餐饮协会据此开展企业排查、监管,督促引导餐饮企业提升风控水平,完善企业用人和管理制度。同时,餐饮协会将获取的信用卡类犯罪线索及时报送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双方共同建立信用卡犯罪防范打击网络,实现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务实高效的防范打击合作机制。今后,针对个别餐饮、商场、超市等企业在经营期间多次发生盗刷类信用卡犯罪的情况,警方还将会同市餐饮行业协会适时通过新闻媒体对相关企业进行曝光,促进各商业主体对此类犯罪活动保持高度关注,做好风险防范,履行责任义务。

信用卡类犯罪是伴随银行卡业务发展而滋生的一种犯罪,且跟随防范措施和相关业态的变化而不断翻新。近几年,伴随金融、互联网技术、通信产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信用卡类犯罪数量也在急速增长,特别是利用餐厅、超市、商场服务员身份掩人耳目、通过专业工具复制顾客银行卡信息后实施伪卡盗刷的犯罪现象日益突出。此外,伴随着暑期结束,中秋小长假即将来临,学生流动、境内旅游等活动迎来高峰,内卡外刷等盗刷类信用卡犯罪情况将出现反弹。

北京警方将借助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商短信群发平台及平安北京等警方微博、微信,在北京区域内集中发布银行卡犯罪的防范警示信息。

警方提示,持卡人在刷卡消费特别是在就餐、购物结账过程中,切忌人、卡分离。银行卡始终不能离开视线,防止不法分子测录本人银行卡信息。输入密码时要做好遮挡保护,要保持警惕,发现可疑时应立刻报警。

为提高安全性,建议将银行卡由磁条卡升级为芯片卡;密码设置应尽量复杂,并不定期修改变更;尽量增加信息服务功能,特别是短信、微信提醒,以便实时掌握使用情况,发现非正常使用信息后,第一时间向银行客服联系询问,如反馈的信息与实际消费不符,应立即向银行挂失。

一旦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可立即到附近ATM机查询,证明持卡人真实位置,以向银行证明非本人交易。同时,向就近公安机关报案,并及时提供线索和证据。

出境游时,可提前致电银行客服,告知行程目的地和时间,银行一旦发现信用卡使用有异常,可及时对账户进行冻结。也可用银行的境外锁等功能,通过限地点、限时间等方式,防止盗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