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癌变挨宰,监管不能患癌
明明没有病却被检查出癌症,打着“免费海外知名医院癌症体检”的幌子诱骗人上钩,一些癌症体检机构甚至雇佣无资质人员……近年来,癌症体检受到不少人追捧,媒体调查发现,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癌症体检机构和项目,背后猫腻不少、问题重重。
目前,癌症已成为我国死亡第一大原因,成为国人的“头号杀手”。特别是近年来,身边熟人和社会名人因身患癌症而离世的越来越多,癌症俨然成了绝症的代名词。这使得不少人产生谈癌色变的恐惧感和焦虑心理,担心患上癌症,为了避免患上癌症,预防患上癌症,把希望寄托于防癌体检、抗癌治疗,甚至“病急乱投医”,盲目迷信所谓的“海外防癌抗癌体检”。
人们不惜耗费巨资参加防癌体检,追捧防癌体检,很显然,其目的是想及时查出有没有患有癌症,以便尽早治疗。但防癌体检的结果却是患有癌症的没查出来,最后死于癌症,而没有癌症的反倒查出得了“癌症”,“无病生癌”,白白花费大量钱财医治本就不存在的癌症。
查“癌”变成“挨宰”,防癌体检乱象丛生,俨然是“谋财害命”,归根结底是监管患癌,才让防癌体检机构敢于肆无忌惮地欺骗顾客。保护顾客合法权益,避免上当受骗,遏制查“癌”变“挨宰”现象,对骗人的防癌体检必须“一刀切”“零容忍”。
首先,加强体检行业监管,对防癌体检机构进行全面体检,及时淘汰有问题、玩猫腻的防癌体检机构。其次,提高公众健康素养,让民众长出一双慧眼,识别防癌体检骗局。加强全民防癌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增长人们抗癌知识,缓解人们“谈癌色变”心理,降低人们对癌症的恐惧感、焦虑感,同时提高防癌体检结果识别能力。再次,健全医疗机制,方便人们防癌抗癌。一方面,防癌体检入医保,提高居民防癌筛查率,尽早治病。另一方面,加大防癌抗癌药物攻关科研,研发、上市并引进更多防癌疫苗和抗癌药,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提高癌症治愈率,增强人们防癌抗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