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法院对中国司法体制具有里程碑意义
腾讯公司主导开发的“微法院”小程序,紧紧围绕办案功能,将法院的案件审理工作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诉讼电子化、移动化、在线化的时代,对于中国司法体制具有里程碑意义。
无论是对当事人还是对法官来说,“微法院”都是一个高效快捷的连接工具。对群众而言,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成为现实。“微法院”大大加快了司法进程,显著降低诉讼成本,审判执行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从目前移动“微法院”可喜的使用情况看,说明智慧司法的关键不仅是高大上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解决痛点、紧贴用户。
打开手机,当事人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访问“微法院”小程序,可以在“掌上法庭”内直接与法官进行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形式的交流沟通,实现从立案申请、诉费交纳、举证质证、诉讼事项申请、电子送达到移动庭审等“一款小程序,司法全流程”的在线服务。
“掌上法庭”为诉讼行为提供了统一的入口和反馈场所,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使用,是微法院广受欢迎的关键。对法官来说,微法院使法官从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能够集中精力处理司法核心业务,切实做到为法官办案“脑力减负”“体力减负”,提高司法审判质效。对当事人来说,“掌上法庭”为当事人异地参与案件提供了交换信息的专属虚拟场所,且案件在线沟通,全程留痕,案件审理过程公开透明,当事人双方可实时查看,增强了当事人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区别于传统的打官司跑法院的诉讼模式,随着智能手机和微信的普及,“微法院”创新移动电子诉讼模式,推动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审理、异步错时审理、当事人自行推动诉讼进程等更加符合网络规律的司法新流程和审判新机制。
法律和科技是社会进步的两个轮子,二者相互结合,是当今时代的一种发展趋势。人民法院积极主动拥抱现代科技,推动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用科技创新助力司法公平公正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
作为通过新技术助力传统法律服务的典型代表,“微法院”小程序依托微信及小程序强大的开发能力,搭载腾讯云存储、人脸识别、同步多方音视频等技术,将法院审判工作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对重塑司法流程,创新诉讼规则,提高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微法院”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能够节约当事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这种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审理方式,为当事人诉讼提供了便利和多种选择,充分体现了司法系统对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尊重。同时,也大幅压缩了法官程序性、事务性工作用时,使法官能够从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处理司法核心业务,提升了司法效率,节约了司法成本。
(薛军,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