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入驻“一网通办”试运行三个月


  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通讯员高远) 日前,在上海法院首批诉讼服务入驻一网通办试运行三个月之际,包括廉政监督”“文书送达”“联系法官材料递交在内的最后一批诉讼服务功能模块也完成了在一网通办的入驻。至此,上海法院共有22项诉讼服务正式入驻一网通办试运行。


  今年31日,上海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入驻一网通办试运行启动,上海法院由此成为全国首家入驻一网通办的非政府服务单位。首批入驻的诉讼服务如立案流程指引、网上立案、诉讼费计算、诉讼费用缴纳、文书样式查询、个案智查等,一经入驻即反响热烈,430日,又有包括开庭公告、送达公告、裁判文书、限高令、曝光台、网上追查、执行公告、限制出境等8个功能模块入驻,这8项功能均放入沪法纵览一栏。此次第三批入驻的廉政监督、文书送达、联系法官、材料递交等4个功能模块,进一步完善了诉讼服务平台的司法服务体系。

  数据表明,试运行以来,上海法院诉讼服务平台运行效果良好,使用率、好评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尤其是网上立案、诉讼费用缴纳和个案智查这三项功能深受当事人欢迎。

  本次新入驻的四项功能模块中,联系法官也是对当事人各项咨询诉求的积极回应。记者从《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工作白皮书》中获悉,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开通五年来,在平台的接电和留言中,诉讼咨询、案件查询、联系法官一直占据前三项。此次将联系法官功能入驻一网通办,是推动上海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向全天候、全方位、零距离、无障碍、智能化深度发展,开辟诉讼服务窗口,着力消除诉讼障碍。

  除了新功能亮相,在三个月的试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已有的各项诉讼服务功能也是上海法院的一大重点工作。

  据悉,在入驻的基础上,上海法院正在进一步完善网上缴费、电子票据等功能。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斌表示:上海法院诉讼服务平台正逐步实现与市大数据中心的数据互连互通,希望借助大数据中心电子证照、身份认证体系以及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等服务,进一步完善提升上海法院各项诉讼服务功能,让数据跑路惠及各方当事人。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全国首家入驻市民与企业办事平台的法院,试运行三个月以来,用户数量和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全国各地当事人都可以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和随申办”App享受各项诉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