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打掉涉黑组织4个涉恶团伙113个刑拘1175人
自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北京市对黑恶势力易藏匿的重点地区行业领域细查深打,对黑恶势力“保护伞”真查真打,强力扫黑、铁腕治恶、全面治乱,为群众营造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平安环境。
截至目前,本市共打掉涉黑组织4个、涉恶团伙113个,刑拘1175人,破案919起,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6亿多元,起诉323人,一审判决248人,二审判决77人,依法判处追缴、罚没、退赔财产1亿多元。坚持深挖彻查,坚决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收到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1155件,立案17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6人,移送司法机关34人。同时,全市排查整顿基层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建立村干部候选人常态化联审机制。推进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在全市街乡推进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建设,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通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还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地区行业领域加强综合整治,并结合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开展了以“黑物流”“黑中介”“黑开采”“黑旅游”等8个领域为重点的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公安机关累计破案1940起。
金融、建筑、运输、旅游等重点行业也完善落实监管制度和措施。金融监管部门发挥“冒烟指数”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作用,加强对“现金贷”“校园贷”“P2P网贷”和非法集资的专项整治;住建部门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开通打击“黑中介”投诉举报热线,有效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管理、维护租赁市场秩序;交通行业管理部门加大对非法营运的打击治乱力度,推动“智慧执法系统”“执法源头治理”“信用交通”“执法阵地保障”“执法力量保障”“执法联动”等六大工程建设,实现集中整治和长效治理相结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持续加大对不正当竞争、制假售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垄断经营、传销等违法行为打击惩戒力度,并依托大数据技术开发“市场监管风险洞察平台”强化智慧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