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梅家埠街道打造基层治理“平安梦”
在山东省率先搭建“互联网+社区综治”平台之后,临沂市梅家埠街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不断探索和提升,形成了安保人员轮训等综治机制,将网格员的触角延伸到企业学校和田间地头,同时大力发展田园经济,为平安和谐护航。
“‘五一’期间,参加轮训的人员参与了辖区的治安巡逻,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70%。”
日前,山东省临沂市经济开发区梅家埠街道人大办公室主任伊传斌向记者介绍起刚刚结束的第一期街道治安保卫人员轮训工作时说。
记者获悉,临沂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于近期在经济开发区分局梅家埠派出所组织基层保卫力量制度化轮训工作试点。目前,第一批20名来自辖区企业的安保人员的轮训已经结束。
“与公安机关的这次联合办班,得到了临沂市及经济开发区领导的大力支持。”梅家埠街道工委书记李善龙告诉记者,“我们对街道辖区内党政、企事业单位保卫工作骨干,警务助理和村居治保主任等基层治安保卫力量进行全封闭式的军事化轮训,就是为了补强街道基层治安管控的薄弱环节,打牢铸实公安基层基础,让生活在辖区的居民都能获得安全感、幸福感。”
实际上,拥有全国最大回迁安置社区——月亮湾社区的梅家埠街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也面临着“农民进楼了怎么办”等系列问题。处理不当,就会给辖区平安增添隐患。经过几年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以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为基础,以社区综治中心为依托的基层治理模式,街道也先后获得“全国安全社区”“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梅家埠街道落实临沂市“雪亮工程”建设统一要求,在山东省率先搭建了“互联网+社区综治”平台,把社区综合治理搬到网上,实现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有效解决了基层管控“人少事多”的难题(本报于2016年12月4日报道)。
2017年6月,全国“雪亮工程”建设推进会在临沂召开,与会代表来到月亮湾社区,对梅家埠街道的综治成果交口称赞。
近两年来,梅家埠街道以此为契机,以强基础、促提升为目标,继续探索符合山区、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街道有了“警务助理员”
据悉,由梅家埠派出所组织的第一批学员轮训主要以企业安保人员为主,从4月11日开始,每批20人,为期一个月,以课堂教学、体能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并配合处警、实战巡逻。街道请来了拥有丰富经验的警官为学员示范授课。
“公司并不愿意我们参加这样的封闭培训,因为耽误工作啊,但看了我们的训练科目后,就大力支持了。”一位参加第一批轮训的某企业安保人员告诉记者。
“对于这样的轮训,刚开始一些企业主确实有些不理解。”伊传斌说道,“他们认为,自己花了钱请来保安,维护好本企业的安全就好,没必要花时间参加这样的培训。后来,我们把这些企业主请到现场,他们观摩后竖起了大拇指说,没想到这样的培训还动真格,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来轮训。”
通过一次观摩就让企业主转变了看法,这轮训的“魔力”在哪?记者获悉,丰富的培训内容是吸引他们的主要“魔力”之一。内容包括常用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日常治安问题的处置及擒敌拳、警棍盾牌操等实战技能;公安机关日常管理事项办理要求,相关便民服务措施及管理规定;应急处突工作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要求;与公安机关日常勤务结合开展实战演练,联合处警、巡逻等等。
“轮训结束后,我们给结业的安保人员颁发了‘警务助理员’聘书,聘他为网格员,同时对优秀学员颁发了荣誉证书。”伊传斌告诉记者,“这是对他们身份的认可,他们很自豪,还在微信群晒证书,很多人还将学习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许多受训的学员坦言,通过这次轮训,增强了基层安保人员与公安机关的联系,增进了相互了解和信任。关键是,还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了互为依托、互通有无、整体作战的治安保卫工作新态势。
“根据工作需要,将这些学员纳入公安机关各业务警种需要建设的基层群众力量范畴,做到一专多能。通过轮训,全面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打造了一支懂法律明政策能实战的公安机关维稳辅助力量和应急处突力量。”李善龙告诉记者。
他还表示,这次培训,可以说是密切公安机关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纽带,延伸了公安工作触角,将公安机关便民服务措施和日常管理要求传达给基层群众,从而提升了公安机关管理服务效能。轮训工作结束后,我们将组织学员进行技能大比武、野外拓展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形成学比赶超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战水平。
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实际上,通过系列举措,以及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梅家埠街道加速推进了全面规范街道和村居综治中心建设,为社会综合治理提供了坚强保障。
比如,在业务培训方面,除了探索上述轮训机制外,该街道多次召开网格员专题培训会议。对所有网格员案卷整理、业务知识、非法集资、扫黑除恶等有关知识进行培训,大大提高了网格员的工作能力,发挥了网格员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矛盾,化解了纠纷,促进了和谐。
同时,梅家埠街道加强了规范街道、村居(社区)综治中心建设,健全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托“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建设,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视频监控接入开发区综治信息平台和公安指挥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公安机关、街道综治中心、村居综治中心加强巡防,基础网格员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技防、人防、物防、自防等措施,织就了一张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天罗地网”。
为了建立其基层综治的长效机制,梅家埠街道安排各村居对网格员服务指示牌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加密再安装,方便群众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求助。同时,组织村居调委会、治保会、网格管理办公室人员以及社区平安志愿者入户发放安全感满意度调查问卷、扫黑除恶举报办法和非法集资等法制宣传资料,此举增强了群众法治意识,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确保了辖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如何让‘保一方平安,让人民满意’的理念深入人心,这要求我们工作人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懈怠,要时刻绷紧安全、平安这根弦。”李善龙说。
对此,梅家埠街道在2018年9月20日召开了“浮、虚、软、慢”作风集中整顿动员大会,要求所有党员干部深刻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动员大会召开后,街道及村居两委成员为民服务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责任感显著增强,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尽享乡村振兴红利
“虽然村庄变社区了,村民进楼了,只要保证群众有事可做,年轻人有班可上,农民有田可种,让老人老有所乐,让孩子幼有所育……把这些做好了,就是对平安建设的最大保障。”李善龙这样告诉记者。
对此,梅家埠街道近年除了在基层治理上做足功课外,还在如何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上下功夫。“梅家埠是临沂市经济开发区所属三个街道中,基本农田最多,辖区面积最大的一个街道。我们要守住基本农田红线,不能盲目搞开发,要科学规划,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李善龙指着经济开发区的区划图向记者坦言。
记者了解到,山东好运角田园综合体是梅家埠街道近年着力打造的绿色项目。2018年,山东好运角田园综合体项目批复。该项目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和合作社唱戏,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把好运角打造成“鲁南水乡”“梦里田园”“美丽桃花源”,最终建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近郊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好运角田园综合体主要规划建设七大功能板块。记者看到,醋庄葡萄主题公园旅游区、醋庄葡萄产业园区、梅埠甜瓜产业园区、乡村休闲度假区等板块已经初具规模。
“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我们因地制宜,灵活施策,抱团发展,连片打造,高效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驻村第一书记’发挥了巨大作用。”李善龙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在酷庄后村挂职第一书记的吕美荣是临沂市人民医院的护士长。她来村挂职一年多时间就让该村的村貌焕然一新。“我们用七彩党建来引领好运角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让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吕美荣说。
记者看到,该村口曾经的泥巴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马路,村口的村党群服务中心已经拔地而起。在服务中心内,为民服务中心、综治平安之家、志愿者关怀服务室、群众说事室等多个功能场所全方位为村民提供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吕美荣还充分发挥自己医护专业优势,将原来破旧的卫生室改造成与大医院一样配置的医务室,还建起了村卫生室远程会诊中心,村里的病人可以不用去大医院直接在卫生室中实现远程会诊。
让老百姓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这是记者在梅家埠街道采访中的最真切感受。在落成不久的月亮湾西社区,记者看到,在社区广场上,红色丝带簇拥着月亮造型的雕塑格外醒目,雕塑旁,一群老人围坐在一起唠嗑聊天。在党群服务中心里,关爱困境儿童公益项目——益童之家的志愿者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年轻人大多在就近的企业上班,剩下老人和孩子,我们给他们打造了舒适的社区环境,让他们也过上城里人的日子。”刚大学毕业、来梅家埠街道挂职办事处副主任的付滢说。
“……美丽的沂河边,有座月亮湾。高高的楼房连成片,红花点缀绿树间。校园书声朗,广场歌舞酣。家家福盈门,人人开心颜。太阳照在月亮湾,无私光芒好灿烂。月亮湾啊月亮湾,我们幸福的好家园,我们幸福的好家园……”这首当地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歌曲《月亮湾》在月亮湾西社区广场上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