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冀南新区土地整理疑似用建筑垃圾“造地”
4月19日,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在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台城乡西郝村、东郝村采访时发现,这两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中填埋了砖头、水泥、石块、灰渣等大量建筑垃圾,涉嫌弄虚作假、偷工减料。记者随机采访了两个村的部分村民,均表示,这样整理出来的土地根本无法耕种庄稼,达不到水浇地的标准。
记者在冀南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公开招标书上看到,冀南新区台城乡西郝村的土地整理项目,占补平衡,整治土地9.3918公顷,预计新增面积9.10666公顷;东郝村的土地整理项目,占补平衡,整治土地8.0772公顷,预计新增面积8.1883公顷。两个项目整治结束均为水浇地,工期60天。2018年8月29日投标结束。
有关资料显示,建筑垃圾在外力的作用下,较小的碎石块会随着压力慢慢进入附近的土壤,从而改变土壤的物质组成,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生产力。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某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的垃圾散发出阵阵腥臭味,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随风飘散,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建筑垃圾填满到土壤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特别是在雨季来临时,建筑垃圾很可能会被冲刷和渗滤进水源地,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对于上述问题,冀南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和耕地利用科侯科长告诉记者,东郝村和西郝村的土地整理项目开工时间大概是2018年秋天,工期多少天记不清了,建筑垃圾填埋是知道的。因为项目以前是个深坑,需要的土方太多,但是表层一定要覆盖不低于50厘米的养土。“你们提供的照片显示从上至下都有建筑垃圾,我们要进一步核查。”
关于土地整理项目的相关资料,侯科长以“不方便”为由婉拒查阅。至记者发稿,冀南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也没有任何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