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百款互联网应用产品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报告(2018)》在京发布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近日,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教育科技企业VIPKID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互联网教育科技知识论坛”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举办。论坛重点聚焦课程直播视频版权保护、教材著作权侵权认定标准、在线教育商标注册、模仿或数据抓取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技术维权等在线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同时,由北京大学互联网法律中心与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联合完成的《全球百款互联网应用产品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也在论坛公开发布。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平介绍,此次报告测评对象涵盖了社交软件、智能家居、移动医疗等18个领域,共计100款国内外互联网产品。

  报告称,对比近4年测评情况,相关企业呈现出持续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的良好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意并且改进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本年度,多数企业在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总体而言,互联网企业在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方面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尤其是在保障用户的知情同意以及对个人信息的有限收集方面,多数企业表现不佳。

  在对测评数据分析基础上,报告对中国立法与执法现状、个人信息保护严峻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法律分析,称需要将现存及未来法律的规制标准进行统一,形成一致而周延的法律体系。同时,需要统一行政执法,避免多头执法、运动式执法,形成稳定有力的个人信息保护执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