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涛代表:戒毒人员融入社会后续管理应形成合力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在社会公众眼里,戒毒人员融入社会的后续管理工作是公安、司法行政、社区和其他职能部门的职责,是政府的事。但在专业人士看来,并非如此。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南丰强制隔离戒毒所四分所一大队队长王涛建议,戒毒人员融入社会后续管理应群策群力形成合力。
王涛表示,长期以来,我们的禁毒工作只注重生理脱毒和心理健康,忽视对戒毒人员融入社会后续管理的调查研究,但从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实践来看,能否顺利融入社会是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
他认为,目前戒毒人员融入社会后续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存在误区、管理不力、责任不明确;戒毒康复方法简单,手段单一,几乎都是军事化管理,一般只能解决生理成瘾问题,心理成瘾问题得不到解决;帮教无力,有些帮教工作也是重形式、轻内容,戒毒人员在融入社会时的康复工作缺乏有效的机制,戒毒人员出所后易流于社会。
“戒毒工作是否真的彻底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社会对戒毒人员融入社会后的态度和戒毒人员的周边环境。”为了帮助戒毒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后续管理,王涛建议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并增强各项社会功能。
王涛建议由各地市禁毒委牵头,会同公安、司法、卫生、金融、社会保障等部门建立和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主,社区与家庭三结合的社会管理控制系统。应该考虑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过渡性生活保障和就业安置,充分调动街道劳动部门、工会、安置企业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的资源,形成合力,多形式多途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学习一到两个实用技术。
此外,王涛建议利用大数据时代,加强动态管控。戒毒人员融入社会后,首先要确定医学检验制度,在一定期限内定期进行尿检,加强对戒毒人员的外部约束。其次,利用大数据时代,建立关于戒毒人员的监督网络化机制,建立档案、帮教联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