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保监会:严禁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近日,记者从中国银保监会获悉,银保监会近日印发《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力争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控制在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内;严禁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以克扣放款数额、以贷转存、存贷挂钩、浮利分费、借贷搭售等行为,变相抬升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通知》要求,信贷投放方面,强调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下同),全年要实现“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的“两增”目标。同时,进行分类实施考核,引导机构差异化竞争,对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作指标考核,主要监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
《通知》指出,五家大型银行要发挥行业“头雁”作用,力争总体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0%以上;对2018年完成“两增”考核目标(或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的大中型商业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邮储银行),允许其在考核时将当年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金额还原计算;对2018年完成“两增”考核目标(或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及利率指导目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其各项贷款余额超过10%的大中型商业银行,经报银保监会同意,可适度放宽考核要求。同时,实行差异化考核:在辖内法人机构信贷计划总体完成“两增”考核目标的前提下,可对部分机构实行差异化考核,相关标准或条件由各银保监局自主制定。
《通知》强调,各银行金融机构要严格落实相关收费减免要求。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要求。强化落实“两禁两限”规定,除银团贷款外,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要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过桥”环节,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附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