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止血”西部人才外流,振兴西部科教事业

    本报讯(记者李卓谦) 西部地区的科教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多年来远远落后于全国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高校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景虹认为,西部人才流失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人才需求是一个大矛盾。究其根本,经济不发达、学术平台单一、内部管理体制不畅、基层政府公信力缺失是阻碍西部科教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西部地区人才流失的问题,李景虹认为应该从国家和高校自身两个层面共同施力,即:“外”求政策支持,“内”要激发自身活力。

    他建议,将西部人才建设、科教事业提升到“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抓紧制定和颁布重点支持政策,以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发展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平台引导人才向西部流动。通过宏观调控机制,增加政府对西部人才流动的特殊管理办法,形成规范合理的秩序,出台倾向性政策,设立中西部人才专项基金,弥补中西部高校的劣势和不足。

    他还建议结合西部地区特色,建设新能源、环境生态、功能材料和高端化学品精准合成等研究中心。呼吁发改委、科技部和教育部等相关部委提供直接政策和资金支持,并积极提倡国家、地方政府、民营企业和个人注资的多元共建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面,李景虹认为中西部高校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的观念,坚持事业留人、体制机制留人、感情留人,增强人才的归属感,留住并用好核心人才和特殊人才,避免和限制国内高校人才市场的恶性竞争。

    另外,他建议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基层政府公信力,对留住人才的西部基层单位或个人实行奖罚分明的有效措施,为西部地区的人才发展和科教事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