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国政协委员刘均刚:尽快完善与生育政策配套衔接的经济社会政策体系
-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完善平等保护各种经济主体的法律法规
- 全国政协委员李长进:解决企业“压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 奚国华委员:政协委员要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
- 李利剑委员:加大推广钢结构建筑的力度
- 刘庆峰代表:加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 周鸿祎委员:加快推进国家级网络安全大脑建设
- 全国人大代表陈刚:雄安新区规划顶层设计已经完成
- 全国人大代表吴秋北:建议港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止血”西部人才外流,振兴西部科教事业
- 全国人大代表程桔:让贫困群众有更多就近就业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刘均刚:尽快完善与生育政策配套衔接的经济社会政策体系
本报讯(记者李卓谦)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出生人口总体上不升反降,生育率回升远低于预期。群众生育意愿、观念受到制约和改变,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减少,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刘均刚今年带来一份关于制定“鼓励生、支持生”有关政策的提案。
刘均刚介绍,以生育大省山东为例,“全面两孩”政策落地实施后,2016年当年出生人口177万人,人口出生率达到17.89‰,自然增长率达到10.84‰,达到近20年来最高峰,一度被称为“最敢生的省份”。但2017年后人口出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当年出生人口175万,2018年出生人口133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双双下降。而全国2018年新出生人口跌破1500万,没有出现预期中的出生高峰。
刘均刚认为,尽快完善与生育政策配套衔接的经济社会政策体系,创造支持家庭发展和按政策生育的社会环境,从“允许生”到“支持生”“鼓励生”,切实提高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遏制人口过快老龄化趋势,是我国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为此,他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是建议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将0-3岁幼儿列为专项扣除内容,以减轻育龄夫妇生活负担。
二是建议依法禁止招聘环节的就业性别歧视,促进妇女就业;延长女性产假至10至12个月,整个幼儿哺育期由母亲陪护,并合理增加男性陪产假时间;对育龄妇女较多的企业进行财税减免等。
三是建议政府出资支持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由政府牵头、出资建设公益性1-2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具体运行可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委托计生协会等群众团体或社会组织负责。经营方面应突出公益性,可采取政府补贴为主、个人承担为辅的方式解决经费问题。规定育龄女性比例较高的单位应设立婴儿看护室、哺育室等,承担起社会育婴责任。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婴幼儿托管看护难题,让适龄夫妇放心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