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京发布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2月28日,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公布了互联网基础建设状况、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政务应用发展状况、产业与技术发展状况、互联网安全状况。其中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
据了解,该报告是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共同开展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自1997年起,每年年初和年中定期发布,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及国内外行业机构、专家学者等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制定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
报告显示,互联网普及率接近六成,入网门槛进一步降低。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2018年,互联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逐步打通,“数字鸿沟”加快弥合;移动流量资费大幅下降,跨省“漫游”成为历史,居民入网门槛进一步降低,信息交流效率得到提升。
报告显示,电子商务领域首部法律出台,行业加速动能转换。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0亿,年增长率为14.49%,网民使用率为73.6%。电子商务领域首部法律《电子商务法》正式出台,对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经历多年高速发展后,网络消费市场逐步进入提质升级的发展阶段,供需两端“双升级”正成为行业增长新一轮驱动力。在供给侧,线上线下资源加速整合,社交电商品质电商等新模式不断丰富消费场景,带动零售业转型升级;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深入应用,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在需求侧,消费升级趋势保持不变,消费分层特征日渐凸显,进一步推动市场多元化。
此外,中国互联网络还呈现出如下特点,基础资源保有量稳步提升,IPv6应用前景广阔;线下支付习惯持续巩固,国际支付市场加速开拓;互联网娱乐进入规范发展轨道,短视频用户使用率近八成;在线政务服务效能得到提升,践行以民为本发展理念;新兴技术领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开拓网络强国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