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公安民警执法不规范之道

  近年来,随着社会大众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以及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一些公安民警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行为不文明等执法不规范问题逐渐暴露在人们视野下。如何破解公安民警执法不规范问题是摆在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笔者认为,在当前复杂的执法环境下,要想解决执法中的问题,关键需要从公安民警执法理念入手,要通过一系列举措促使公安民警摒弃错误的执法理念,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执法不规范问题。

  

公安执法理念及价值

 

  《辞海》解释称:“人类以自己的语言形式来诠释事与物时,所归纳或总结的思想、观念、概念与法则,称之为‘理念’。”有人说,执法理念就是执法者在执法时的想法。执法者在执法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公安机关作为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职责。笔者以为,公安执法理念是公安民警对自己为什么要执法、如何执法以及追求什么样的执法效果等一系列公安执法问题的心理状态、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它是一种上升到理性高度的执法思维和执法意识。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坚持什么样的执法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执法行为。可以说,公安民警的执法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执法理念支配下进行的。脱离了执法理念的指导和规制,执法行为必然是盲目的、随意的和无序的。执法理念的先进或落后,均从根本上制约着执法行为的走向和质量。先进、科学的执法理念能够保证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而落后的执法理念则会影响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严重制约执法效果。因此,对公安执法理念的认真研究,对公安民警进行经常性的执法理念教育意义重大。

 

民警执法理念弱化之原因

 

  近年来,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公安民警的执法理念日益弱化。笔者认为,追根溯源,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是部分公安民警理想信念弱化。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核心。理想信念教育对公安队伍来说尤为重要。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公安民警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也日益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的冲击,使其部分民警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注重个人享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二是部分公安民警职业认同感降低。由于公安工作具有艰苦性、危险性、超时性等特点,加之公安队伍庞大、执法环境复杂多变。这导致部分公安民警面对压力大、收入低、晋升空间小、社会认同感低的工作状况,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降低,有的甚至产生了职业倦怠感。

  三是部分公安机关领导干部未意识到公安执法理念的重要性。有的公安机关领导干部仅仅把执法理念看作是某种空洞、虚幻的东西。这导致领导干部鼓励民警埋头公安业务工作,不注意强化鱼龙混杂的社会环境下被潜移默化的思想观念,致使执法理念逐渐弱化进而缺失。

  四是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公安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成功的理论和经验不胜枚举,但也深深地打上了传统执法观念的烙印,最为突出的就是“官本位”思想,其本质就是公权力的运用与执行问题。在这种传统观念影响下,一些执法者产生了“执法就是管人、管人就要服从”的思想观念。

 

强化公安民警执法理念的路径

 

  通过对公安民警执法理念弱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大致有三点。

  一是领导重视,转变有关执法理念的落后认识。实践证明,一项工作是否推得动,关键在于领导。尤其是领导是否重视,是否提出硬性要求,是否强调推进效果。只要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干部转变有关公安民警执法理念的落后认识,将公安民警执法理念提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并在日常具体工作中层层传导、狠抓落实,笔者相信,公安民警的执法理念将会得到很大提升。

  二是创新形式,深入开展公安民警执法理念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简单的说教、空洞的灌输等传统教育形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执法理念教育工作的要求。对公安民警的执法理念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结合当前公安工作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尝试新的执法理念教育形式。如紧密结合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专项工作活动,加强对公安民警的执法理念教育;或者通过典型示范、警示教育、以案说法和道德感召等形式,增强执法理念教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这样不仅能使执法理念教育工作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同时也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

  三是从优待警,激发公安民警牢固树立先进科学执法理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优待警是一项警心工程。这需要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设身处地地为民警着想,从民警现实需求出发,实实在在地落实从优待警的具体举措。要从工资薪酬、职级待遇等方面提高公安民警的待遇,使其辛苦付出和经济收入、政治待遇相匹配,同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任人唯贤、能者居上,避免用人不公。还要从改善执法环境、增强执法权威、维护合法权益以及加大媒体正面宣传等方面来引导公众正确看待警察职业,减轻公安民警的职业压力和心理负荷,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者单位:郑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