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酒店安居度”刻不容缓
编者按: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去年11月曝光了国内多家五星级酒店的卫生问题,但涉事的14家酒店中,12家被处以警告和2000元或以下罚款,一家酒店被处以15000元罚款。该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本报特邀学者探讨。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花总丢了金箍棒”(下称“花总”)去年11月揭露了多家星级酒店的卫生问题,使星级酒店的不规范清洁问题曝光于大众眼前。2018年12月“花总”发文称其个人信息遭到泄露,该事件持续发酵。近日,深圳公安通报称,对泄露网友“花总”个人信息的深圳某酒店经理彭某予以行政拘留7日、罚款500元的处罚。但对于涉事的14家酒店,1家酒店的处罚结果尚未公布,1家酒店因逾期未改正而被处以15000元的罚款处罚,其余12家均被处以警告和2000元或以下的罚款。 许多网友认为,处罚“不给力”。对以上酒店进行处罚的依据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简称《细则》),该细则于2011年通过并施行,后虽于2016年、2017年经历修正,但修正的内容并未涉及酒店的法律责任追究这一方面。就该案而言,行政机关处罚的主要依据是《细则》第36条。上述案案中,大多数酒店被处以顶格2000元罚款。有网友认为,该罚金甚至不够支付在五星级酒店住一个晚上的房费。 我国酒店行业卫生问题一直令消费者担忧。虽然许多酒店明知此情,却怠于加强卫生保障工作。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立法缺乏威慑力。纵观《细则》,大多以“责令改正+并处少量罚款”作为对酒店违规处罚的第一层次,以“逾期不改+稍多罚款”为第二层次。目前,《细则》中最高的罚款额度是3万元(针对伪造卫生许可及发生危害健康事故等重大违规的情形)。这很难对其产生威慑效力。二是我国消费者维权难。虽然我国县级以上消费者协会已达3000多个,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设立了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但很多消费者投诉都因证据锁定困难等常不了了之。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酒店无视卫生问题的势头。 笔者认为,杜绝我国酒店行业卫生问题刻不容缓,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 首先,完善立法。一要加快出台酒店行业管理规范。目前我国并无统一的酒店行业管理规范,对于酒店管理问题散见于各细则与规定中,致使对酒店行业的管理过于松散。二要提高罚款上限。《细则》实施至今已有7年,其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此时的2000元早已不同于彼时的2000元,罚款数额应提高。三要建立与第三方网络平台的衔接机制。目前,网络预订酒店服务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方式,建议主管部门与网络平台建立衔接机制。 其次,要畅通消费者维权之路。我国民事诉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了检察机关、消费者协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利益行为进行公益诉讼的权利。为避免这些主体怠于行使其权利,建议建立针对该类案件的反馈机制,便于消费者及时跟踪案件处理。 最后,建议改变监管方式。可对违反规定的酒店及时进行“降星”“降级”等处理,以此进行威慑,督促其改正违规行为。 (作者分别系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