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朝天区司法局力推社区矫正实战化

    本报讯(记者钮国洪 □罗思章) 社区矫正怎样才能实打实落地?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力推社区矫正中心实战化、智能化模式,通过“三个三”长效机制建立,矫正工作落到实处,也大力提高了工作实效。

三支队伍

社区矫正有抓手

    “做好社区矫正,队伍建设是重要的抓手。”朝天区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司法局局长郑刚介绍,该区组建了规范化的执法队伍、服务队伍和监督队伍。在社区矫正中心配备执法管理人员负责全面工作。乡镇司法所以朝天、中子、曾家、大滩、沙河、羊木等6个镇为中心片区,负责日产管理,并协助矫正中心开展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务。

    有了执法队伍后,做好社区矫正离不开专业的服务队伍。该区以社区矫正中心为平台,统筹司法资源,整合公证、律师等群体,为矫正对象提供法律服务。同时,统筹整合公、检、法行政资源,加强指导,参与到实体当中。为了把社区矫正置于公权力监督之下,联合监察委和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执法人员履职、程序合法性等纳入监督检查。

三大职能

社区矫正有实效

    为使得社区矫正中心工作落到实处,朝天区明确了社区矫正中心三大职能。“监督管理是首要职能,我们主要从三方面来抓,一是突出社区矫正中心的执法职能,二是落实片区的日常监管职能,三是突出动态考核管理职能。”郑刚说,这三个方面梳理清楚后就可实现对症下药,因人施治。

    教育是社区矫正的核心。朝天区社区矫正中心履行教育矫治职能上实施因人施教,针对不同的人群,通过集中统筹安排和司法所教育相结合。在教学计划上也采取针对性强,接地气的方法,加大硬件、软件的投入,使得社区矫正人员真正得到改造。针对社区矫正完毕后的人员安置,矫正中心明确了过渡安置职能。除了日常培训,还有临时安置机制,以及社会联通机制,解决矫正人员再就业等问题。

三大机制

社区矫正有保障

    “既要常态化还要个性化。”社区矫正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执法规范化,该中心创新三大机制,社区矫正有了保障措施。常态化运行机制就是以中心为主要阵地,打造规范化、标准化的社区矫正中心。个性服务机制就是通过对矫正人员集中测评后,根据每个不同的人员实施不同的矫正方式,“是法律意识淡薄,还是需要心理疏导,或者是经济困难,我们挨个梳理归类。”

    除了这两项机制,还将矫正工作经费、业务装备经费、办公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保障矫正中心基础运转。在此基础上,协调行业部门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参与联动,解决经费不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