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法学会举办团体会员联络员工作座谈会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李先福) 近日,浙江省法学会召开团体会员联络员工作座谈会,听取联络员意见,谋划思路,为确定2019年工作计划作准备。
据介绍,浙江省法学会团体会员已有809个。2018年省法学会通过团体会员扩面,吸收了许多法学法律战线上的单位加入团体会员,其中,在律师事务所中发展了一批团体会员,有些律所已有多年合作,如省法学会中小企业法学研究会就设在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婚姻法学研究会就设在浙江乾衡律师事务所。
这些律所在法学界已有相当影响力。比如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在2007年开始承办浙江中小企业法治论坛,至今已承办10届。该论坛紧紧围绕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和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中小企业相关政策和法律问题、整合资源推进中小企业法治建设与发展,受到中小企业和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欢迎。该律所还从2016年起承办“浙江中小企业法律服务月”活动,组织法律专家赴浙江省各个地市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专题演讲和辅导、法律咨询、法律风险诊断等服务,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风险,促进其转型升级和成长壮大。
在高校中的团体会员更是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如设在浙江工业大学的浙江省法学会自由贸易园(港)区法治研究中心自成立4年多来,主动对接中央关于“探索建设舟山自由贸易港区”的要求,围绕推动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为浙江自贸区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而浙江农林大学团体会员联络组紧紧围绕生态环境法治、乡村振兴法治主题开展学术研究,去年承办改革与乡村治理论坛、浙江法学会三农法治研究会年会、浙江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及四期浙江法学沙龙。组织师生赴省内一些县乡开展农村产权、“三治融合”、生态环境等乡村振兴法治宣传。
在这次座谈会上,联络员们介绍了参与法学研究、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情况,认真讨论了省法学会对今年法学研究和法治宣传的内容,并就如何加强协调做好团体会员的相关工作思路提出意见建议。
浙江财经大学教授茅铭晨认为,浙江省法学会去年工作亮点纷呈,学术刊物办得好,学术研究活动深受会员的欢迎。他建议省法学会更加提升对高校的吸引力,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杭州军事法院法官王龙提出的建议“法学会法制宣传进军营”当即得到采纳,将在年内落实。根据联络员们的建议,会议现场开通了“联络员微信工作群”,作为日常交流平台。
浙江省法学会联络部主任杨敏表示,各位联络员积极履职、努力工作,较好地发挥了联系服务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所提的意见建议整理后将向省法学会党组汇报,供领导决策参考。新的一年,省法学会计划在律所和企业法务部发展一批团体会员,继续扩面。会员联络员在法学会机关和会员之间担任着“信使”的角色,要加强沟通,用好省法学会这个平台。要让广大会员了解这些载体和平台、充分利用载体和平台开展法学研究与交流,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法治实践。今年将在市域社会治理、服务民营企业、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发力,希望团体会员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