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产权保护法治论坛在京召开

  本报讯(记者周頔) 近日,由北京市物权法学研究会与清华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产权保护法治论坛暨北京市物权法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在京召开。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出席并讲话。

  王利明谈到,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强调要优化营商环境,建立营商法治化的制度环境,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环境等将成为今后经济工作的重心。他指出,要依靠法治保障经济迅速发展,要完善民法典物权编的编纂工作,必须坚持并完善行政保护原则,进一步完善对私人所有权保护的规则,应该确立占有推定规则,促进营商环境方面形成地方法治的竞争格局。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北京市物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申卫星谈到,产权保护这个主题意义非常重大,不仅对于市场经济意义重大,它也是人格尊严和人格保障的重要基石。《物权法》明确写明国家集体和私人物权都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申卫星指出,产权保护对象从传统的有体物的物权,拓展到了无体物的知识产权乃至数据财产权利,除了传统的民法研究,刑法、诉讼法等与产权保护相交叉的学科共同参与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与会嘉宾就“营商环境与产权保护”“加强产权刑事保护的主要路径”“以法治评估促进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完善”“担保物权的创新”“传统物权的变革”“数据资产与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产权的多种保护机制”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来自法学法律界、司法实务部门等百余位嘉宾出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