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信用坪山” 优化营商环境
——深圳市坪山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系列报道之七
在当前全国加速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时期,许多发端于深圳的创新之举,被推广到了全国各地。去年以来,深圳市坪山区营商环境也随着改革的深入而不断优化,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城区提供有力支撑。这些得力于坪山区始终按照“法治是保障、征信是基础、信用是支撑”的工作思路,重点推进完善信用法规制度、建设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健全信用信息联动应用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法治化”上下了一番硬功夫。
建设法治政府,规范“有形之手”,打造以法治为核心的城市软实力。两年来,坪山区在体制机制建设、信息平台构建、信用市场培育以及信用产品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就在记者采访期间,坪山区传来捷报——坪山区申报的“构建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新机制助推法治政府和诚信坪山建设”项目荣膺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然而,荣誉背后的“一套制度、一张清单、一个平台”折射出坪山区委政法委一班人精心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风采。
一套制度
奠定公共信用信息应用基础
坪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和诚信坪山建设,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2014年坪山出台了《坪山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规划》),把个人、企业、社会组织、政府作为信用建设的主体,以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应用和构建联动监管机制为重点,突出组织建设、平台建设和制度建设。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规范和保障公共信用信息应用的前提。自《规划》出台以来,坪山区从信息归集、共享、应用、保障、监管等全流程,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信用应用管理制度,夯实了公共信用信息应用基础。该区围绕《规划》,制定《坪山区贯彻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实施方案》《坪山区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细则》,并配套制定了绩效考核、信用红黑名单管理、公共信用信息异议处理、公共信用信息修复4个暂行办法,以及联合奖惩发起与响应操作规范、公共信用信息分级使用规则、公共信用信息核查工作规范、“信用坪山”平台信息审核发布工作规程等4类共7个规范和工作指南,涉及信息收集、应用、监管等各个方面。
一张清单
明晰公共信用信息应用范围
为厘清公共信用信息应用的范围,坪山区组织人员对国家40个联合奖惩备忘录进行了梳理,结合坪山的信息化基础和实际业务需要,形成《坪山区公共信用信息应用事项清单》(以下简称《事项清单》)。清单共制定了审核转报、设立登记、行政处罚、行政给付、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经营许可、日常监管、协同监管、招投标、政府采购、资金支持、表彰评优、分类评级、录用晋升十五个应用类别,共计154项具体应用。
据了解,《事项清单》的整合由全区各单位依据国家、省、市、区的相关法律法规、联合奖惩备忘录、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进行公共信用信息内容梳理、报送,经坪山区公共信用信息建设领导小组广泛征求意见完善后公布。因此,信息应用清单对进一步明晰全区各单位公共信用信息应用的范围意义重大。
一个平台
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应用落地
自2014年以来,坪山区按照“以用促建,以建推用”的原则,加速推进公共信用平台建设,建立了信用信息库、坪山信用网、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及信用数据接口,并获国家信用中心授权对接关联企业查询接口,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银联钱包共同签署“诚信坪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统筹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公共信用信息在多领域的落地。
区委政法委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坪山公共信用平台由“三库三应用七功能”组成,包括坪山信用网门户网站、企业信用数据库、个人信用数据库、社会组织信用数据库及信息归集与共享、信用公示、信用查询与打印、信用分析、反馈处置、信用监控、信用预警等应用功能。
“人工、租金等各项成本不断攀升,为何还要坚持在坪山经商?”在坪山做进出口生意的浙江潘老板这样回答:“从接触到落户,整个过程政府推动力度很大,坪山的信用软实力—优质的营商环境深深地吸引了我,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在坪山做生意,舒心、省心!”外地客商的投资信心正是源自于坪山区多年来精心打造的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创新谋篇布局,“涵养”一流营商环境。坪山公共信用平台现已归集、入库62家信源单位、185个门类、1576项信息,入库可供查询数据60多万条,其中企业数据44.8万条,自然人数据15.9万条。该平台已实现对全市信用信息以及坪山区自有特定数据的归集,不仅涉及商事主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重点人群的信用信息查询,还同时具备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功能。
在公共信用信息应用上,该区以热点、重点、难点为突破口,结合归集的公共信用信息,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查询服务,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沟通社情民意、推动公共信用信息的“窗口”效应。据统计,该平台目前已归集、入库16个执法单位2017年以来执法处罚数据2802条,通过联合奖惩措施的应用,促使坪山商事主体的合规度和守信度大大提升。
多项创新
拓展公共信用信息应用功能
在构建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新机制、助推法治政府和诚信坪山建设工作中,坪山区在信用信息分类、信用等级评价等方面勇于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拓展、细化了公共信用信息的应用功能。正是坪山区委政法委打出的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为该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坚实保障。
实践中,坪山区委政法委坚持既抓法治,又抓德治,推进法治与德治融合,聚焦诚信建设,重点解决不讲诚信、违背契约精神等问题,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体系。记者了解到,坪山在信用信息分类上创新性地提出了“风险信息”类别,增强了公共信用信息的风险防控功能。据了解,坪山区将信用信息分为基本信息、守信信息、失信信息、风险信息和其他信息五类,涵盖信息主体生命周期全过程,将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决定、劳动争议仲裁裁决、正在审理的案件信息、日常监督检查、约谈、行政措施等过程性信息等归类为“风险信息”,提示信息主体查阅、参考,进一步发挥公共信用信息的风险防控功能。
在对公共信用信息的应用要求方面,坪山区划分了强制应用和推荐应用两类约束标准,发挥公共信用信息的行为导向功能;在政务、商务、社会三大领域不断拓展和丰富公共信用信息应用场景,提升公共信用信息的多元化服务功能;细化8个等级的信用评价标准,用平台大数据为企业主体的信用等级画像……
一个高效而透明的信用查询体系正初步形成,一张开放性的、全方位的信用信息应用网络正逐渐铺开……两年来,坪山区委区政府倾力打造的“信用坪山”,这无疑为着力营商环境优化注入强劲的动力:一大批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坪山区……“今年是坪山区营商环境建设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工作成效比较明显的一年。”谈到营商环境建设,坪山区委负责人欣喜地告诉记者。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打造“信用坪山”,营商环境优化的坪山实践为坪山的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目前,坪山区正努力建设坪山高新区,加快打造深圳东部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努力打造三大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努力建设功能复合的东部商务集聚区和“西联东进”的区域交通枢纽区,不断增强城区的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力;努力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城区管理治理精细化水平,加快建设民生幸福的生态文明城区;努力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联手周边、合力打造深圳东部中心和特区发展第三极,为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贡献坪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