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用无人机亮相青岛高新区交管一线
本报讯(记者戴朋文 □刘彬彬 刘俊楠) 为深入贯彻落实青岛市委、市政府关于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指示,充分发挥公安交警部门的职能作用,今年5月,高新区交警大队配备了两台无人机用于交通执法活动。无人机的配备,进一步提升了高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效率,深化了交通道路事故快速处理能力,提高了交警部门快速反应能力和复杂事故现场的勘查能力,为加快智慧治安建设步伐,实现科技强警,积极构建立体化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构筑了良好基础。近日,在青岛高新区白沙河大桥上空,“无人机交警”首次起飞开展执法演练,据高新区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引入无人机参与交通管理在青岛尚属首次。
据介绍,为提升青岛高新区交警系统的警务实战能力,加强专业人才建设,无人机系统实战化运行,要求具有专业化知识的人员来驾驭,为此,青岛交警组建了高新区交警警用无人机专业队伍。青岛高新区交警选拔4名优秀警员参加了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资质训考班,考取警用无人机驾驶证。培训过程中,学员将重点学习警用无人机的驾驶技能及交通日常巡查、违法抓拍取证、交通指挥疏导及突发事件处置、模拟夜间路况巡查及突发事件现场勘查、紧急事件无人机救援处置等业务知识,并进行严格考核。
除无人机系统外,青岛高新区还建有完善的综合管控平台,包含67个高清电子警察系统、11个高清卡口系统、信号灯联网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相关配套工程等13个项目的建设和完善,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智慧交通项目实现了交通监、管、控一体化,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的出行满意度;实现了交通调流与拥堵疏散,保障了交通平顺衔接和畅通运转;实现了非现场执法,改善交通秩序、加强治安防控;实现了高新区交通指挥智慧化、可视化、扁平化,提高了应急事件的快速处置、协调联动能力。集约高效的绿色智慧交通体系,无缝化的智能交通网为保障高新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