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租房新政: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对承租人进行监督

    本报讯(记者汤瑜) 123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转租、转借行为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违规转租转借公租房,5年内不允许该家庭再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含市场租房补贴)及共有产权住房。同时要求纳入本市保障房建设计划的公租房项目全面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非承租家庭成员不得随意进入楼栋单元门。

  今年119日至1115日,《通知》(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北京市住建委表示,北京市制定的公租房违规转租转借查处标准,是依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1号)等有关规定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处罚内容包括取消家庭各类保障房资格,停止发放租金补贴,退回承租住房,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和追缴违法所得等。同时,结合北京特色,还增加了更为严厉的处罚条款,要求各区住房保障部门,应将违规家庭的信息记入不良信息档案,自取消资格决定作出之日起,5年内不允许该家庭再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含市场租房补贴)及共有产权住房。5年后再次申请且取得备案资格的,应以市场租房补贴方式保障为主。

  《通知》规定,有关转租、转借等违法违规使用公租房的信息,按照国家及本市相关规定抄送相关部门和单位,对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

  《通知》要求,纳入本市保障房建设计划的公租房项目应全面采用人脸识别、智能门锁等技术,强化人脸识别等技术措施与门禁相结合,实现非承租家庭成员不得随意进入楼栋单元门。自《通知》发布之日起,新纳入保障房建设计划的公租房项目应当安装技防设备,设备采购、安装等所增成本可计入建设成本;在建项目须于竣工前完成安装,所增成本可计入建设成本;已竣工项目未达到上述要求的,须于201971日前完成改建,改建及运营成本可纳入项目运营管理成本。

  此外,1112日起,北京市住建委再次启动全市范围公租房使用监管的新一轮巡查工作,并将形成常态化巡查机制,本轮巡查已抽检公租房项目91个,存在的个别问题已责令产权单位尽快整改。市住建委表示,将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击公租房转租、转借问题,发现一起严厉处理一起,形成震慑作用。目前,北京各公租房项目均已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并设专人督办,逐件落实举报线索。市民也可通过“12345”非紧急救助热线对发现的公租房转租、转借行为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