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新郑法院 庭审进校园提高学生法治意识
本报讯(记者何毅 通讯员宋改换 刘熙玺) 日前,河南省新郑市人民法院将法庭搬进校园,在河南工业大学公开审理了一起被告人王某、岳某合同诈骗案,几百名师生现场旁听,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的同时,也提高了师生防范意识,给广大师生上了一堂真实的普法课。在两个多小时的庭审过程中,承办法官凭借良好的审判技巧和庭审驾驭能力,引导推进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有序进行,并当场进行法庭教育。
据了解,被告人王某因欠了高利贷无法按期还款,他与被告人岳某商量,通过“一房多卖”的方式来骗取被害人购房款。2017年10月,被告人王某通过别人介绍,将房屋抵押给姓赵的女子,随后赵某给被告人王某卡里打了20万元。2017年11月7日,被告人王某、孙某将其二人所有且已经抵押的房屋卖给被害人孙某,并骗取孙某26万元房屋首付款,同月12日,又以同样方法骗取被害人王某涛28万元房屋首付款,之后,在被害人要求履行房屋交付之前携款潜逃。
旁听学生们听得十分认真,并不时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做记录。在最后陈述时,被告人王某、岳某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当场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因案情复杂,法官没有当庭作出判决。此次庭审“寓教于审”,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庭审,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又能从中学到法律知识,加强法律意识,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