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虹桥(进口博览会)法庭揭牌成立

  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通讯员高远) 108日,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第28天之际,为进口博览会量身定做的“涉外商事审判法庭”——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西虹桥(进口博览会)人民法庭正式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揭牌成立。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晓云表示,西虹桥(进口博览会)法庭的成立,是上海法院服务保障进口博览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标志着上海法院服务保障进口博览会工作进入新的实质性阶段。上海法院将按照中央、市委要求,紧紧围绕进口博览会的司法需求,举全市法院之力为进口博览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现在距离进口博览会不到30天,在临战实战的关键阶段,上海法院将及时研究解决当前服务保障进口博览会过程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切实把各项任务抓实抓细,落实到位。”上海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盛勇强说。

  记者了解到,上海青浦法院已于今年5月组建了涉进口博览会的专门审判团队。同时,构建了涉进口博览会案件立审执快处机制,实现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并派专人挂职进口博览局,建立专项沟通机制,编发服务保障进口博览会工作专刊。该院还十分注重延伸审判职能,不定期发送司法建议、编发审判白皮书,围绕司法服务保障进口博览会路径选择、“6+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等课题开展调研。

  西虹桥(进口博览会)法庭总面积435平方米,按照“一庭两中心”格局建设,“一庭”即审判法庭,“两中心”即诉讼服务中心和诉调对接中心。法庭主要受理上海青浦法院管辖的四类案件,分别是涉进口博览会民商事案件、涉会展业的民商事案件、涉国家会展中心的民商事案件、具有涉外性质的商事案件。

  “西虹桥(进口博览会)法庭将充分尊重与依法适用国际经贸规则,强化对国内外商事主体的平等保护,不断提升法庭国际化程度。在外国法查明与适用、涉外送达、境外证据翻译等涉外诉讼机制方面创新,不断完善涉外商事审判机制。组建以法官为核心、相互紧密协作的新型审判团队,建立专家陪审和专家咨询制度,选聘外籍调解员参与涉外调解,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努力提升涉外商事审判水平。”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院长林晓镍说。

  目前,西虹桥(进口博览会)法庭已引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调解中心、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等4家专业调解组织,为中外当事人提供专业化、国际化的商事调解。

  “下一步,上海法院将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逐项梳理排查具体任务清单中的各项任务举措,一项项落实到位。要注重协同、注重实战、注重实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盛勇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