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中院扎实推进 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 和深度应用工作

  本报讯(记者王琪钧 □余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快推进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工作的通知精神,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将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确定为全省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工作试点法院,并要求于今年上半年前形成可复制、推广和选择的基本模式,发挥电子卷宗在审判执行中的服务和保障作用。

  为全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通知精神及省高院的安排部署,西宁市中院党组高度重视,明确党组成员、副院长刘纲为开展此项工作的主管领导,全面督促落实,并建立了以审判管理办公室作为牵头部门履行推广培训、服务保障和监督职责,各业务部门为主要责任部门履行电子卷宗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职责,办公室履行电子卷宗向电子档案转换时归档检查职责的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据悉,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审判管理办公室多次组织电子卷宗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系统的操作培训,同时加强运维保障技术支持。此外,还通过座谈会、微信群、上门回访及挑选能熟练操作办案系统的8名法官采取一对一服务等多种方式,并在全院范围内不定期通报电子卷宗的生成情况和生成质量,全力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截至8月30日,电子卷宗生成率由原来的50%左右上升为100%,当前,电子卷宗生成率实现100%已成为常态。电子卷宗生成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效杜绝了以往出现的以空白页替代电子卷宗目录内容页、缺页、电子卷宗目录与扫描内容页无关等生成质量问题,为法官办案过程中深度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在深度应用方面,已初步实现了民事一、二审案件扫描卷宗自动归目,大幅度减轻了书记员工作量;电子卷宗深度应用智能回填工作,已在一审立案阶段全面推广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上下级、合议庭电子卷宗阅卷功能完善,得到全面的推广使用;相当一部分法官已能够熟练使用裁判文书智能辅助编写应用及左看右写功能,习惯使用“法律资源服务”“法智罗盘”的同案智推功能及“法信”系统辅助办案。在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对青海省的电子卷宗深度应用工作视频调研会中,西宁市中院的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试点工作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和省高院的充分肯定,试点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

  下一步,西宁市中院将继续全面落实省高院关于电子卷宗同步生成工作的要求,着力抓好电子卷宗同步生成工作和电子卷宗生成质量基础工作,持续保持电子卷宗同步生成情况和生成质量的良好状态,争取在电子卷宗深度应用方面有更好的突破和作为,为西宁市“智慧法院”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