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彬州人民法院 高效破解“执行难”

■法院传真


  本报讯(记者冯雷 □王璐)今年以来,陕西咸阳彬州市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落实执行工作“一性两化”(强制性、规范化、信息化)总体要求,高点定位,科学谋划,不断规范执行行为,强化执行措施,转变执行作风,加强内部管理,狠抓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符合执行工作特点和规律的执行工作新机制,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

多部门联动向“老赖”宣战

  彬州市人民法院坚持把执行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该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深入执行一线,对专项活动和重点案件进行督促指导。以“司法行为规范年”“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活动”“春季集中执行大会战”“执行攻坚行动”“六反十打”和定期集中执行行动等专项活动为抓手,针对最高法院提出的“三个90%”的目标要求,坚持周督促、月通报、季点评,补短板、提质效,不断健全完善执行工作动态考核机制,落实落细指标要求,力争全面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全国有效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示范法院”的引领作用,及时将拒不履行判决的个人和单位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法院官方微博、微信、网站、今日头条客户端等“两微一网一端”平台,每月向社会公开曝光一批,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健全完善执行威慑联动机制。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解决执行难题,由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牵头,出台全市《关于落实“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方案》。积极协调市公安局、市检察院,两次召开公检法联席会议,通过市电视台发布《关于开展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的公告》,并将公告在全市主要街道和镇村社区张贴。扎实开展“六反十打”专项行动,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彬州市依法严厉打击“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裁)决+N”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保证活动效果。与市公安局联合出台《关于协助查控被执行人机动车辆的实施意见》,与市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出台《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的实施细则》,2017年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执犯罪88人,受理拒执犯罪自诉案件22人,20181-6月移送22人。

  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彬州市人民法院对农民工、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提起的涉及赡养费、抚养费、劳动争议、劳动报酬、交通事故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等案件开辟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快审快执,同时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2017年共发放司法救助款42.8万元,救助1527人。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当事人,还采取省市县三级或市县两级法院联合救助的方式予以解决。

3个创新执行模式

  彬州市人民法院结合本院实际,深挖内部潜力,人员重新优化组合,明确职责分工,实现执行权的合理配置和科学运行,案件办理做到繁简分流。试行执行警务化改革,在咸阳市法院系统率先成立法警大队执行警务中队,派驻执行一线,辅助配合执行工作,增强执行威慑。成立了 “1+1+1+1”即1名员额法官+1名执行员+1名书记员+1名法警的执行实施团队、“1+1+1”即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执行裁决团队与“1+1+1”即“一案一人一账号”的司法拍卖模式,分工负责,协同工作。该院在淘宝网、京东网相继注册开通网拍账户,在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发布咸阳首例拍卖公告,敲响了咸阳法院网络司法拍卖第一槌,并顺利成交了咸阳法院网拍第一单。与工商银行彬州市支行签订专项资金托管协议,在咸阳市率先推行执行案款“一案一人一账号”,实现了执行案件款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与中保财险彬州市支公司签约,在全咸阳市率先推出了“执行无忧”悬赏保险项目,动员社会力量打击失信者的规避执行行为。今年已办理执行异议案件17件,执行保全案件56件,执行委托事项33件,执行信访案件9件,充分体现执行案件繁简分流,简案快办,难案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