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召开 “大连经验”引发广泛关注
本报讯(记者田永刚 □张远雪)以实体、网络、热线类型平台为纵轴,市本级、区市县、街道、社区实体平台为横轴,大连市“三纵四横”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近日,在第三十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上,大连市司法局副局长徐颖介绍了大连的做法,大连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成功经验引发了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市政府正式将“公共法律服务惠民工程”列入2018年市政府民生工程项目,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建设,拟年底前完成10个区县市中心、100个乡镇(街道)工作站和1000个村(社区)工作室建设。截至8月底,已完成各级实体平台1046个,占全年计划数94%。这一“十百千”民生服务工程有望明年实行全覆盖。
有了实体平台敞门为民服务,大连市还将公共法律服务向网络、手机移动端延伸,建立起了“网络+实体+活动”的网络平台“矩阵”立体模式。2017年12月19日,大连建成全省首个市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12348大连法网”和“大连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同时,针对不同群体,推出“大连普法”微博微信、建立人民调解专门掌上app“大连调解云”、社区矫正专门掌上app“启航”,和全市一社区(村)一法律顾问430个微信群,共同组成了大连市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矩阵”。目前,这些网络平台注册总用户5000余人,关注用户近3万人,阅读量累计已超520余万次。全市律师(含公益援助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调解员近2万人全部纳入网络平台管理。这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样化法律服务。
为了便于操作和规范法律服务,大连市司法局还发布《大连市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指导目录》,涵盖7大类20项产品。“目录”对每一项产品的名称、产品类别、服务对象、服务流程等要素都作了详细规定。
近年来,大连市每年成功调解民间纠纷近2万件,成功率达97%。自2011年以来市医调委成功调解医患纠纷共计2500余件,成功率达75%,促成医院对患者赔偿额超过1.7亿元。与大连电视台联合定期制作公益节目“非常调解,非常帮”,现场录制累计播出500余期,成功举办全市首届市民调解大赛,播出后反响热烈,得到司法部高度评价。
徐颖表示,大连市司法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公共法律服务的注意力集中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多发布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多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多从群众办事的角度逆向思考设置服务种类,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