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法学会 “双百”宣讲实现“三个突破”

  本报讯(记者王立三 通讯员于洪涛) 吉林省四平市法学会认真贯彻落实吉林省“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创新“双百”法治宣讲形式。914日至19日,四平市法学会与市社科联联合开展了“双百”科学普及周活动。此次“双百”活动主题为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邀请了吉林省“双百”法治宣讲团成员、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闫弘宇,走进四平电视台演播厅,开展“双百”普法电视访谈。

  此次“双百”访谈,市法学会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和各县(市)区法学会、会员单位及全体会员进行观看,播放当天受众达万余人,实现了三个历史性突破。

  突破单向灌输模式。改变以往专家台上讲,干部台下听的传统授课方式,把宣讲课堂搬到电视台演播厅,家家户户通过电视主持人与法学专家互动交流等形式,把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目的和群众最为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一解答,寓教于乐,加深了市民对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的深刻理解。

  突破历史受众覆盖面。以往的宣讲观众都是机关干部,且人数有限。此次“双百”普法访谈在四平电视台1套节目播出,受众覆盖面增加到四平全市人民,从基层群众到一般干部,再到领导干部。同时,创建“双百”移动学习,将此播放链接上传到四平市法学会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不受场地和时间的制约,坐在家里随时随地想学就学,全面提升受众人数数量及“双百”宣讲覆盖面,让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深入人心。

  突破模式化的学习内容。事前,四平市法学会精心组织调查研究,对市民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积极与法学专家进行沟通,从法治文化的意义、什么是法治文化、法治文化如何建设及建设的目的四个方面,用具体事例和通俗的语言,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介绍和回答了市民关心、关注的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问题。既有理论高度又实现针对性讲解,对准确领会和全面把握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此次“双百”普法访谈,让观众耳目一新,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开创了四平市“双百”法治宣讲的新篇章,让“双百”活动更接地气、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