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伤认定难是另一种“工伤”
历时近两年,从申请认定、不予认定,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再次行政复议等程序,不久前,武汉的李女士还是没有拿到工伤认定的结论,这种“马拉松式”认定让不少职工为之揪心。而经历过工伤认定的劳动者和律师,更是将这一过程形容为一场“拉锯战”,程序繁琐,耗时太久,涉及劳动关系认定时更甚。
工伤认定难,是另一种“工伤”。这显然值得有关部门反思。首先,用人单位应以人为本,善待劳动者,一旦发生工伤事故,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等司法救济挺身而出了,再不情不愿地履行相关责任。同时,劳动保障部门及社会保障机制,应及时撑起一把庇护弱势群体的保护伞,不要让一些劳动者身体受伤,心更受伤。其次,有关工伤认定的法律规定,应明确和细化更多的认定情形;一旦出现工伤纠纷,司法机关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做出公正裁决。特别是,应改变以行政行为为导向的处理模式,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协调机制,保障工伤认定的公平与效率,竭力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