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算”室友见“益”更要见“弊”

   近日,南京大学采用大数据算法,为今年入学新生匹配室友的消息引发关注。日前,记者从该校学生工作处获悉,约3300名新生中,近八成学生填写了问卷。根据问卷中涉及的生活习惯、个人卫生情况、个性化选择及个人兴趣爱好等选项,学校用大数据算法分析学生的相似程度,以此划分寝室、匹配室友。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高校根据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个人兴趣爱好等,运用大数据算法,“算出”室友,分配学生宿舍。这种管理方法显然可以避免性格冲突较大的学生住在同一个宿舍,能够有效避免室友之间因性格不合而引起的冲突、凶杀案等,可以更好地保护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室友之间的感情。但是,大数据算法可以“算出”性格相近的学生住在一个宿舍,但同时也能“算出”“臭味相投”的学生住在一个宿舍。生活习惯良好的学生住在一个宿舍,有可能发挥出“强强联合”的作用,但“臭味相投”、生活习惯糟糕的学生住在一个宿舍,有可能造成集体堕落的结果。

  再者,人类社会是群居生活,走上社会之后,必然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如果在大学集体生活期间,不能养成和锻炼出与性格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同学一起生活的能力和素质,那么走上社会之后很难与性格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人一起共事、生活等,同样有可能引发矛盾和冲突。从这个角度说,大数据算法“算出”校友的高校学生管理办法,不能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和而不同”的思维训练和生活能力教育。

  可见,从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角度说,大学生不要只挑选性格相近的同学做室友,也该选择与自己性格不合的学生做室友,慢慢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生活的能力,包容、宽容他人的能力,培养“和而不同”的思维。如果连生活三四年的室友都不能适应,今后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社会中闯荡、立足?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答题卡掉包”事件,经调查被证实为闹剧。不料,“拔出萝卜带出泥”,涉事之一的某同学被曝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论文涉嫌抄袭,且其所在学校另有4位同学论文也有抄袭嫌疑,引发舆论关注。(824日新华网)

  @徐林生: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与时俱进,调整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明确论文、专利证书不得加分,并将其剔出资格审查资料范围,对买卖论文、专利的“生意”来个釜底抽薪。只有这样,才能维护高考制度的严肃性,才能还广大考生和社会以公平。

 

  “押零付一,无需押金即可入住”。近期,北京一些房屋租赁中介推出的“信用免押金”租房模式,吸引了不少租客。根据记者调查,这种租房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演变成为分期贷款,广大租客不可轻信,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823日《经济日报》)

  @江德斌:对中介公司开展的“信用租房”业务,监管部门要重视起来,秉持保障租客消费权益、防范金融风险的原则,应重新梳理、审核、规范,制定“信用租房”统一标准,将租房业务与贷款业务剥离开,减少多余的环节,要求租房业务公开透明,对资金实行穿透式监管,避免出现暗箱操作,将租房业务扭曲成金融贷款。

 

  西安一退休干部出差时涉足娱乐场所接受异性按摩,在其婚姻存续期间与他人发生婚外情,共同拍摄裸照,与异性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822日,西安市纪监委官网通报了对该名干部的处理结果:留党察看一年。(822日澎湃新闻网)

  @史俊逸:当一名好干部需要一辈子,但毁掉名声却只要一件事。希望通报的案例能让所有干部警醒,不管在任还是退休,都不能忽略了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培育,更不能因为退休就降低了个人道德标准,只有以德立身、泽己及人,才能成为群众敬佩的好干部。

 

  连日来,行走在辽宁各城市的人们欣喜发现,一些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内部厕所可以免费使用了,解了“方便”之急。(823日新华网)

  @赵耀世:在免费开放厕所的背后,是机关单位为民务实的积极实践。不过,开放厕所仅仅是迈出了解决老百姓现实需求的第一步,接下来还应该进一步开放服务姿态,要让老百姓能“怀着期望而来,带着满意而归”。如此,机关单位免费开放厕所举措才能结出硕果。

 

  近日,陕西省汉中市的市民发现,违规停在路边的共享单车也首次被交警贴上了“罚单”,对此不少人感到十分新奇。“罚单”上面提示,违规车辆将被拖移、处罚。(823日《北京青年报》)

  @郭元鹏:使用共享单车都是通过手机扫码实现的,这为找到“违停共享单车的个人”提供了查找的基础,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数据信息,实现大数据监控,找到相应时段、相应地点的“违停个人”,对“违停个人”进行处罚。共享单车违停“罚单”,该让谁掏腰包?这是该考虑的事情,不能一贴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