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丽景观传递法治文化
——广西柳州市创新载体全力打造法治宣传阵地
编者按: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西柳州市努力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推进政法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政策举措,转化为政法干警干事创业的实际能力,牢记职责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更加奋发有为,全力谱写新时代柳州政法工作新篇章。
本报《法治柳州》分别刊发柳州市政法系统几个部门,在谱写新时代柳州政法工作新篇章中采取的新举措、取得的新经验、凸显的新亮点,供各地学习借鉴。
在柳州,逛公园、景区时,除了欣赏风景,还能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柳州市围绕法治城市创建的总目标,将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柳州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注重把法治文化与民族文化、园区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深度融合,建成一批极具本土特色、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法治文化景观,建立各类法治文化教育基地50多个,开辟了群众轻松学法、快乐学法、抬眼见法、随时学法的新途径。
法治元素植入公园
休闲学法两相宜
“这里的环境很好,不仅让人心情舒畅,而且还能学到不少法律知识。”家住柳州市西江路国信凤起新都小区的陈女士说,自从建成后,她经常会到柳州市法治文化公园里走走逛逛,一条条法治名言和一个个法治人物的故事,让自己汲取了满满的法治正能量。
柳州市法治文化公园2014年12月4日开园,占地约2.1万平方米,设有法治文化公园主标识、法治文化长廊、法治人物雕塑、普法LED、宪法之路、专业法之路、法治文化墙、法治广场8个法治文化区域,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传递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让市民和游客在休憩、游玩的同时,也能学习法律知识,使法治文化融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坐落在鹿寨县世纪小广场的鹿寨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建成于2015年,整体设计秉承“寓学法于休闲中”的理念,设计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立牌、法治广告立牌、法律之门、宪法主题雕塑、法治填词墙、法治文化石、法治故事长廊、法治落地标识牌等,以“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法治与民生相结合、新景观与原有景观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把法治宣传从过去的说教式、灌输式、被动式向文化熏陶、感性共鸣、理性思考、自觉接受的形式转化,在公园内,经常可见三三两两的游人驻足,或阅读雕塑上的文字,或互相交流、分享学法守法心得。
据介绍,柳州市不断丰富公园文化内涵,目前已建成涉及消防、禁毒、反邪教等法律内容的文化主题公园10多个。各县也建立了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赢得群众的赞誉。
现代与传统融合
标志性景区法韵浓
在鼓楼举办法治宣讲是三江县常态化的普法活动。
鼓楼本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是古时侗族人民娱乐、议事的公共场所。三江县运用鼓楼这一传统载体开设普法课堂,给鼓楼注入法治元素。三江县引导为人正直、办事公道、见多识广的“寨佬”成为法律明白人,利用鼓楼“讲款”这种易为当地群众接受的方式,向群众讲解国家法律知识、政策法规及村规民约,引导人们用法解决纠纷,有力促进侗乡和谐稳定。
“百里柳江·百里画廊”在柳州市区河段,已成为集现代城市风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水上休闲为一体的独特城市景观带。2015年柳州市确定以“百里柳江”核心段为依托,充分发挥和挖掘既有的文化底蕴,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整合一江两路13个活动点的历史、文化、民族等区域及空间设施,集中打造柳州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柳江文化带。其中,作为“法治”主题区的柳江明珠大舞台,常态化开展法治主题文艺演出、播放法治电影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已成为柳州市民学习法律的重要阵地。
“满视野”普法
法雨滋润幼苗壮
柳州市十分重视学校法治文化建设,按照“一校一品牌一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思路,积极培育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学校,目前已创建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学校18所,有效解决了青少年学法缺少固定教育场所等问题,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全家齐学法”方式,将法治意识、法治行为、法治精神向家庭、向社会渗透,取得很好的法治宣传效果。
走进柳州市岩村路小学,最大的感受就是法味浓厚、法韵优美。学校4栋教学楼分别命名为法规楼、遵规楼、学规楼、行规楼,突出了规的主题;舞台的背景墙以“法规”二字做主题字,凸显了法规特色;少年模拟法庭从色块到窗帘的创意使用,从警钟造型到主题墙的文字,更注重学校法治教育成果的展现。
法规宣传阵地建设“法”味鲜浓,法规知识展板、法规文化展区、展区的天面颜色和图形的选择,都涵盖了学校法规文化所倡导的思想,清新而明朗,法规主题文化墙图文并茂,每根柱子上的浮字,有“法·规·和”各自所包含的意思。